燕子矶作为南京主城重要的滨江板块,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和地铁配套的完善,成为不少购房者关注的区域,但该区域部分地块历史上存在工业污染问题,尤其是“毒地”事件曾引发广泛关注,导致部分楼盘因土壤污染问题陷入争议,以下结合公开信息、官方通报及媒体报道,对燕子矶板块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的楼盘进行梳理,并说明相关处理进展。

燕子矶“毒地”事件的背景
燕子矶地区曾是南京重要的工业集中区,历史上分布着化工、制药、钢铁等工业企业,随着“退二进三”政策推进,部分工业用地转型为住宅用地,但在开发过程中,部分地块被检出重金属(如铬、砷)和有机物污染,即俗称的“毒地”,最受关注的是原南京化工厂、南京树脂厂等遗留地块的污染问题,这些地块后续被开发为住宅项目,引发业主对健康风险的担忧。
涉及污染风险的楼盘及处理情况
根据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的公开信息及媒体报道,以下楼盘曾涉及或邻近污染地块,需客观看待其风险和处理进展:
燕熙台(原G68地块)
- 位置:燕子矶街道太新路以南,燕子矶新城核心区。
- 污染情况:该地块原为南京化厂厂区的一部分,2020年土壤检测显示存在六价铬、苯胺类化合物等污染物,污染深度达地下数米。
- 处理措施:开发商(招商蛇口)采用“原位化学氧化+异位热脱附”技术进行土壤修复,修复工程于2022年底完成,并通过第三方检测及生态环境部门验收,目前项目已交付,开发商持续公开监测数据。
- 现状:官方认为修复达标,但部分业主仍对长期健康影响存疑。
燕璟和府(原Y06地块)
- 位置:燕子矶街道吉祥街东侧,邻近幕府山。
- 污染情况:地块原为南京树脂厂厂区,2021年检测出土壤中重金属铬和挥发性有机物超标,污染源为历史化工废渣填埋。
- 处理措施:由南京安居集团主导,采用“开挖换土+阻隔层”方案,将污染土壤清运至专业处置中心,并在地下室底板铺设防渗膜,修复工程于2023年中期完成,验收合格后入市。
- 现状:项目在销售时已公示污染修复情况,目前尚未交付。
万科燕语光年(原G97地块)
- 位置:燕子矶街道晓庄村附近,距离燕熙台约1公里。
- 污染情况:该地块邻近原南京钢铁厂焦化区域,2020年环评阶段检出多环芳烃(PAHs)和苯系物污染,但污染程度较轻,且不属于“重度污染”。
- 处理措施:采用“好氧生物修复+监测自然衰减”技术,修复周期较短,2021年通过验收。
- 现状:项目已交付,开发商定期公示空气质量检测报告。
其他邻近地块的潜在风险项目
部分楼盘虽不直接位于原厂区地块,但因距离污染源较近,可能存在大气或地下水扩散风险,如保利燕璟和颂(邻近原南京电瓷厂地块)、金科博翠花园(靠近历史工业仓储区),这些地块在开发前均进行了土壤调查,污染物浓度低于国家标准,但部分业主仍呼吁加强长期监测。
官方处理与购房者建议
南京市对燕子矶污染地块的处理采取“一地一策”,要求开发商公开修复过程和检测报告,并纳入购房合同补充条款,购房者可通过以下途径降低风险:

- 查验官方文件:要求开发商出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及修复验收文件,可通过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官网查询公示信息。
- 关注交付后的监测:选择有持续监测承诺的项目,要求定期公开室内空气、地下水等数据。
- 理性看待修复技术:目前主流修复技术(如热脱附、化学氧化)对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有效,但需警惕二次污染风险,建议选择经验丰富的开发商。
相关问答FAQs
Q1:燕子矶“毒地”修复后,居住真的安全吗?
A1:根据国家和地方标准,土壤修复后需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住宅)限值,第三方检测和生态环境部门验收是关键环节,但需注意,修复后的土壤仍可能存在微量污染物,建议购房者关注开发商提供的长期健康监测计划,并参考独立机构的检测结果。
Q2:购买燕子矶涉污染地块楼盘时,有哪些法律保障?
A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地使用权人应承担污染调查和修复责任,开发商需在购房合同中明确地块污染状况及修复情况,若开发商隐瞒信息或修复不达标,购房者可依据《民法典》主张合同欺诈或违约,要求退房或赔偿,建议购房前委托律师审核相关文件,并保留开发商的公示证据。

了解燕子矶毒地楼盘,购房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