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基本住房保障,其性质决定了其流转受到严格限制,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自由买卖”,根据现行政策,廉租房的“交易”存在特定条件和严格程序,核心在于保障其“保基本、兜底线”的功能不被异化,同时兼顾保障对象的实际困难和政策公平性。

从法律和政策层面看,廉租房的所有权通常归政府或相关机构所有,保障家庭仅拥有房屋的使用权,而非完整产权,廉租房的直接“出售”在常规情况下是不允许的,任何形式的私下交易或变相买卖均属违规,甚至可能涉及违法,但政策并非完全僵化,针对特殊情形,部分城市探索了廉租房的“退出”与“转化”机制,本质上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卖房”,而是保障资格的转移或权益的有限处置,具体路径需结合地方政策细化分析。
廉租房可能的“流转”或“权益处置”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每种方式都有严格的适用条件、操作流程和政策限制:
政府回购
这是最常见且合规的“退出”方式,当保障家庭因经济条件改善、购买商品房、户籍变动等原因不再符合廉租房保障条件时,需主动退出住房,政府会按照规定程序对房屋进行回购,回购价格通常参考以下因素综合确定:
- 原购房款或建设成本:若保障家庭曾支付部分购房款(部分早期廉租房有出售试点,现已基本停止),回购价可能包含原购房款及一定利息;
- 房屋折旧:根据房屋使用年限、维护状况等计算折旧;
- 区域市场价与保障房定价的差价:部分城市会参考周边同类普通商品房价格与保障房原始售价的差额,给予一定补偿,但通常远低于市场价。
回购流程一般包括:保障家庭提出申请→住房保障部门审核资格→委托专业机构评估房价→双方协商确定回购价格→签订回购合同→办理产权变更与资金结算,此方式确保了保障房“闭环管理”,防止资产流失。

**二、 转换产权(部分城市试点,条件严苛)
极少数城市在特定时期曾试点“共有产权”模式,即保障家庭在入住一定年限(如5年以上)、补缴土地收益等价款后,可购买部分产权(如50%-70%),剩余产权仍归政府所有,后续若想完全购买产权,需按届时市场价与已购部分的差价补缴,且需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核,确保其不再享受其他住房保障。
此类试点的核心目的是“渐进式”让渡产权,但需满足:
- 持续保障资格无违规;
- 补缴价款到位(包含土地出让金、税费等);
- 地方政府有明确的试点政策支持。
全国范围内此类试点已大幅减少,主流政策仍以“租售并举”中的“售”针对公租房,而非廉租房。
**三、 继承与赠与(严格限制条件)
廉租房的继承或赠与受到严格限制,仅限“使用权”的转移,而非产权过户,具体规则为:
- 继承:若保障房承租人死亡,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如配偶、子女)且符合当地廉租房保障条件的,可申请继续承租,需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变更承租人,不符合条件的,政府收回房屋,不给予产权继承或经济补偿。
- 赠与:严禁将廉租房赠与不符合保障条件的亲属或他人,仅限符合条件的同户籍家庭成员间内部变更承租人,需经政府部门审批,确保受赠人仍属于保障范围。
任何试图通过继承、赠与等方式将廉租房转化为个人财产的行为均不被允许,政府保留对违规处置行为的收回权。
**四、 特殊困难家庭的退出帮扶
对于因重大疾病、失业等特殊原因导致暂时无力支付租金,但确实无其他住房的保障家庭,部分地区提供“退出帮扶”政策:政府协助其将符合条件的廉租房使用权在保障家庭间进行“调剂”,即退出家庭将房屋让渡给其他更急需的保障家庭,政府给予一定的一次性搬迁补助或临时安置支持,但这属于“使用权流转”,不涉及“出售”。

廉租房流转方式及条件对比表
流转方式 | 适用条件 | 价格确定原则 | 产权性质变化 | 政策限制 |
---|---|---|---|---|
政府回购 | 不再符合保障条件(如购房、收入超标、户籍迁出等) | 原购房款(若有)+折旧+区域差价补偿(远低于市场价) | 政府收回完整产权 | 需主动申请,审核通过后执行 |
转换产权(试点) | 试点城市、入住满5年、补缴土地收益等价款、仍符合保障资格 | 按市场价与已购部分差价补缴 | 从使用权转为部分或全部产权 | 非普遍政策,需地方明确支持 |
继承/赠与(内部) | 承租人死亡,符合条件的共同家庭成员继承;或符合条件的同户籍家庭成员间赠与 | 无经济补偿,仅变更承租人 | 使用权转移,产权不变 | 严禁向非保障对象转移,政府保留收回权 |
特殊困难退出帮扶 | 因重大疾病、失业等暂时无力支付租金,且无其他住房 | 政府给予搬迁补助或临时安置支持 | 使用权在保障家庭间调剂 | 需提供证明,经审核后帮扶,不涉及财产处置 |
廉租房“怎么卖”的核心逻辑
廉租房的本质是“保障”,而非“商品”,其“交易”必须遵循“保障优先、规范流转、防止牟利”原则,普通保障家庭需明确:
- 无自由处置权:廉租房不可自由买卖、抵押、赠与给非保障对象;
- 退出是义务:条件改善后主动退出是法定义务,政府回购是主要合规路径;
- 谨防违规风险:任何“黑市交易”“代持买房”等行为均属违规,将被取消保障资格、收回房屋,并记入征信,甚至面临法律追责。
对于确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应主动向当地住房保障部门咨询,了解地方性政策细则,通过正规渠道解决问题,切勿抱有侥幸心理,触碰政策红线,住房保障政策的生命力在于公平与可持续,唯有严格遵守规则,才能让有限的保障资源真正惠及最需要的群体。
相关问答FAQs
Q1: 廉租房住满5年后,可以像商品房一样自由出售吗?
A: 不可以,廉租房的流通受到严格限制,住满5年并不意味着可以自由出售,根据现行政策,廉租房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保障家庭只有使用权,若不再符合保障条件,需通过政府回购方式退出,回购价格远低于市场价,且需经过严格审核,任何形式的“自由出售”均属违规行为,将被收回房屋并追究责任。
Q2: 如果廉租房承租人去世,子女可以继承房屋并出售吗?
A: 子女不能继承廉租房的产权,但符合条件的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如配偶、子女)可申请继续承租,需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并变更承租人,若子女不符合廉租房保障条件,政府将收回房屋,不给予产权继承或经济补偿,子女无法通过继承获得房屋产权,更无权出售该房屋。
了解廉租房买卖政策,保障公平交易,共建和谐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