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租房过程中,中介骗局屡见不鲜,租客稍不注意就可能陷入押金纠纷、虚假房源、信息差陷阱等圈套,要有效防止被中介骗,需从多个环节入手,提前做好功课、保持理性判断,并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以下从房源核实、合同审查、费用缴纳、沟通留存及维权渠道五个方面展开详细说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房源核实:从源头排除虚假信息
虚假房源是中介常用的“引流”手段,通过低价、优质房源吸引租客到店,再以“已租出”为由推荐其他高价房源,第一步务必核实房源真实性。
- 官方渠道验证:优先通过正规平台(如品牌中介官网、政府租房服务平台)或房东直租渠道找房,避免轻信社交媒体上“个人急转”“低价独栋”等来源不明的信息,若通过中介看到房源,可要求其提供房产证复印件或业主联系方式,自行核对产权人信息是否一致,警惕“二房东冒充房东”或“中介无权代理”的情况。
- 实地考察细节:看房时重点关注房屋实际状态与描述是否一致,如户型、面积、设施等,同时观察周边环境,确认交通便利性、安全性及生活配套,避免被“美化过的图片”误导,若中介以“钥匙在别处”“业主不方便”为由阻止看房,需高度警惕,这可能是虚假房源的典型信号。
合同审查:明确条款,规避文字陷阱
合同是双方权利义务的核心依据,也是中介设陷的高发环节,签订前务必逐条审核,对模糊或不利条款提出修改,切勿因中介催促而草率签字。
- 关键条款重点核对:
| 条款类型 | 注意事项 |
|--------------------|-----------------------------------------------------------------------------|
| 租期与租金 | 明确租金金额、支付方式(月付/季付/年付)、支付日期及逾期违约金,避免口头承诺“年底不涨价”等无约束内容。 |
| 押金退还条件 | 详细列出押金退还范围(如扣除项目、金额计算方式),约定退还时限(如退租后7个工作日内),避免“押金不退”或“以房屋损坏为由克扣”等模糊表述。 |
| 维修责任划分 | 明确日常维护(如灯泡损坏、下水道堵塞)由房东承担,非人为损坏由房东负责维修,避免中介将责任转嫁给租客。 |
| 解约条款 | 约定双方解约条件(如房东提前收回房屋需提前多久通知,违约金如何计算),避免租客因个人原因解约时被高额索赔。 | - 附加条款补充:若中介承诺“免费维修”“送家电”等口头福利,需在合同中明确补充,如“甲方(中介/房东)提供空调、洗衣机各一台,租赁期间由乙方(租客)正常使用,若因甲方原因导致无法使用,甲方需在3日内更换或维修”,避免事后不认账。
费用缴纳:分清项,拒缴不合理费用
租房过程中涉及多种费用,需提前了解各项收费依据,拒绝中介“捆绑收费”或“重复收费”。
- 必缴费用:租金、押金(通常为“押一付三”或“押一付一”)、中介费(若通过中介找房,一般为月租金的50%-100%,需提前确认是否由租客承担,避免“未成交也收费”)。
- 拒缴费用:物业费、水电费、燃气费等应由房东或使用方承担的费用,中介无权代收;若以“管理费”“服务费”等名义收取额外费用,需要求其出示收费依据,否则可拒缴。
- 缴费方式:尽量通过银行转账并备注“XX房屋租金/押金”,保留转账凭证;避免现金交易,防止中介以“未收到”为由推卸责任。
沟通留存:保留证据,避免口说无凭
中介骗局中,“口头承诺”是最常见的陷阱,事后中介若不认账,租客往往因缺乏证据维权困难,所有沟通需留存书面或录音证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沟通记录:与中介沟通时,可通过微信聊天、短信等方式确认关键信息(如费用明细、服务内容),并截图保存;重要通话可提前开启手机录音(注意提前告知对方,部分地区需明确告知录音才合法)。
- 书面凭证:中介出具的收据、承诺书、房屋交接单等需加盖公章或签字,并注明日期,确保内容清晰(如“中介费2000元,包含全屋保洁一次”)。
维权渠道:遇骗不慌,依法维权
若不幸遭遇中介骗局(如虚假房源、恶意克扣押金、合同欺诈等),需保持冷静,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 协商解决:首先与中介沟通,出示证据要求其履行义务或赔偿损失,若中介态度积极,可达成书面和解协议。
- 投诉举报:协商无果时,可向当地住建委房管局、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提供中介公司名称、合同、转账凭证等证据,要求介入调解。
- 法律途径:若涉及金额较大或中介存在欺诈行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中介退还费用、赔偿损失,并承担违约责任。
相关问答FAQs
Q1:中介以“看房费”为由要求先交钱,合理吗?
A1:不合理!正规中介在看房前不会收取任何“看房费”“预留费”,此类收费多为中介利用租客急于找房心理设置的陷阱,若中介以“锁定房源”为由要求先交钱,可直接拒绝,并向其所在公司举报,或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Q2:签合同后发现中介隐瞒了房屋重大瑕疵(如漏水、结构性问题),怎么办?
A2:可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主张合同欺诈或重大误解,要求撤销合同或解除租赁关系,并要求中介退还已支付费用及赔偿损失,具体操作需保留好合同、瑕疵照片、沟通记录等证据,先与中介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投诉或诉讼维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租房小心陷阱,中介骗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