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租公租房是公租房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规范的行为,根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等规定,转租公租房需满足特定条件并履行法定程序,否则可能面临合同解除、罚款等后果,以下从转租条件、办理流程、注意事项及法律风险等方面详细说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转租的基本条件
并非所有公租房都可以转租,需同时满足以下核心条件:
- 租赁合同约定:查看与住房保障部门或运营单位签订的公租房租赁合同,合同中需明确允许转租条款,若合同禁止转租,则不得擅自转租;
- 承租主体合规:原承租人(转租人)需为符合条件的公租房保障对象,且当前仍符合公租房配租条件(如收入、财产等未超标);
- 次承租人资格:次承租人(实际租住人)需符合当地公租房申请条件,即通过资格审核并纳入轮候库,确保转租对象为保障群体而非市场化租客;
- 房屋权属清晰:公租房为政府或指定机构所有,转租人仅拥有使用权,不得损害房屋结构或改变房屋用途。
转租办理流程
转租需经公租房所有权人或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同意,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1:确认 eligibility 并提交申请
转租人需向公租房运营单位提交书面转租申请,同时提供以下材料:
- 转租人身份证、公租房租赁合同原件;
- 转租原因说明(如因工作调动、疾病等需异地居住等);
- 次承租人身份证明及符合当地公租房条件的证明材料(如收入承诺书、无房证明等);
- 运营单位要求的其他材料(如转租协议草案)。
步骤2:运营单位审核
运营单位收到材料后,对转租资格及次承租人条件进行审核,重点核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转租人是否仍符合公租房承租条件(部分地区会要求重新审核资格);
- 次承租人是否纳入当地公租房保障范围,避免非保障对象占用房源。
审核周期一般为15个工作日,结果需书面通知转租人。
步骤3:签订转租协议
审核通过后,转租人与次承租人签订转租协议,协议需明确以下内容:
- 转租期限(不得超过原租赁合同剩余期限);
- 租金标准(不得高于原合同租金,部分城市允许在原租金基础上浮动一定比例,需以当地政策为准);
- 房屋维修责任、违约条款等。
协议签订后,需报运营单位备案。
步骤4:变更租赁登记
部分地区需到住房保障部门办理租赁变更登记,更新承租人信息,确保租赁关系合法合规。
注意事项及禁止情形
- 禁止转租情形:
- 转租人拖欠租金、物业费或有违约行为;
- 房屋已被查封、抵押或存在权属纠纷;
- 转租用于生产经营、群租或改变房屋用途;
- 未通过运营单位审核擅自转租。
- 租金与费用:转租租金必须符合政府指导价,转租人不得恶意加价牟利,且次承租人需承担原合同约定的物业费、水电费等。
- 房屋维护:转租期间,房屋维修责任仍由转租人承担(因使用不当损坏的,由次承租人负责维修并赔偿)。
法律风险提示
擅自转租公租房将面临严重后果:
- 合同解除:运营单位有权单方解除租赁合同,收回房屋;
- 信用惩戒: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影响未来申请保障性住房;
- 行政处罚:根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违规转租可处1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 民事责任:若次承租人造成房屋损坏,转租人需承担赔偿责任。
相关问答FAQs
Q1:公租房转租后,原承租人还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A:是的,即使转租后,原承租人仍是公租赁合同的相对方,需对次承租人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若次承租人拖欠租金或损坏房屋,运营单位有权向原承租人追责;原承租人需确保次承租人遵守公租房管理规定(如不得改变房屋用途、不得群租等),否则可能面临合同解除等风险。
Q2:转租期限可以超过原租赁合同吗?次承租人可以继续转租吗?
A:不可以,转租期限不得超过原租赁合同的剩余期限,且次承租人不得将房屋再次转租(即“禁止转租”),根据规定,公租房实行“一代转租”,即仅允许原承租人向符合条件的次承租人转租一次,次承租人无权将房屋转租给第三方,否则属于违规行为,运营单位有权收回房屋并追究责任。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