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进贤县的房价走势呈现出平稳中略有上扬的态势,作为南昌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省会城市的辐射效应、区域经济水平及人口流动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一年,进贤县房地产市场在去库存政策延续、棚改推进及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多重影响下,整体供需关系保持基本平衡,房价涨幅相对温和,未出现大幅波动。

从市场整体表现来看,2017年进贤县新建商品住宅均价约为每平方米4500-5500元,具体价格因地段、楼盘品质及配套设施差异而有所不同,县城中心区域,如胜利路、岚湖大道等核心地段,由于商业、教育、医疗等资源集中,房价相对较高,部分优质楼盘均价可达每平方米6000元以上;而新兴发展区域或城乡结合部,房价则相对亲民,普遍在每平方米4000-5000元区间,与2016年相比,2017年进贤房价整体涨幅约在5%-8%之间,这一涨幅低于同期南昌主城区的房价增幅,反映出县域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平稳发展阶段,投资投机性需求较少,市场以自住和改善型需求为主。
影响2017年进贤房价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环境、供需关系及区域发展三个方面,在政策层面,2017年全国楼市延续“房住不炒”的总基调,南昌市及进贤县也出台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如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等,有效抑制了房价过快上涨,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政策的推进,为市场带来了大量刚性需求,2017年进贤县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约达60%,这部分资金直接转化为购房款,支撑了楼市成交量,在供需关系上,2017年进贤县新增商品房供应面积约80万平方米,成交面积约75万平方米,供销比略大于1,市场呈现供略大于求的态势,但由于棚改需求的消化,库存压力逐步缓解,未对房价形成明显打压,区域发展方面,2017年进贤县持续推进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如新城区道路改造、教育配套学校新建等,提升了区域居住价值,间接推动了房价温和上涨。
从产品结构来看,2017年进贤县房地产市场仍以中小户型刚需产品为主,90平方米以下户型占比约55%,90-120平方米改善型户型占比约35%,120平方米以上大户型及洋房、别墅等高端产品占比不足10%,价格分层较为明显,在楼盘品质上,随着购房者对居住要求的提高,开发商在小区规划、绿化率、户型设计及物业服务质量等方面不断提升,部分品牌房企入驻,带来了更规范的开发理念和产品标准,如部分楼盘引入人车分流、智能家居系统等,使得高端产品价格支撑力较强。
从区域分布来看,2017年进贤县房地产市场主要集中在县城及周边区域,老城区依托成熟的配套,房价稳中有升,如位于岚湖大道的某楼盘,2016年均价约5800元/平方米,2017年上涨至6200元/平方米,涨幅约6.9%;新城区则以新建项目为主,价格相对较低,但升值潜力受到关注,如位于高新产业园附近的某楼盘,2017年均价约4800元/平方米,较2016年上涨7%,乡镇市场由于需求有限,房价普遍较低,如李渡镇、温圳镇等中心镇,均价约3000-3500元/平方米,整体波动较小。

以下是2017年进贤县不同区域代表性楼盘价格对比表(单位:元/平方米):
区域 | 代表楼盘 | 2016年均价 | 2017年均价 | 涨幅 |
---|---|---|---|---|
老城区(岚湖大道) | XX花园 | 5800 | 6200 | 9% |
新城区(高新产业园) | XX华府 | 4470 | 4800 | 4% |
乡镇中心(李渡镇) | XX家园 | 3300 | 3500 | 1% |
从购房者结构分析,2017年进贤县房地产市场需求仍以本地居民为主,占比约80%,其中刚需购房者(首套房)占比约60%,改善型购房者(二套房)占比约20%;外地购房者占比约20%,主要来自南昌市区及周边县市,多为养老或投资需求,在购房资金来源方面,银行按揭贷款仍是主流,占比约70%,公积金贷款占比约20%,全款支付占比约10%。
展望2017年进贤房价走势,在政策环境趋稳、区域经济持续向好的背景下,预计房价将保持平稳小幅上涨态势,涨幅可能维持在5%-10%区间,但随着市场调控的持续深入及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的调整,未来房价上涨动力将有所减弱,市场将逐步向“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过渡。
相关问答FAQs:

-
问:2017年进贤县房价与南昌主城区相比有何差异?
答:2017年进贤县房价显著低于南昌主城区,当年南昌主城区新建商品住宅均价约每平方米9000-12000元,而进贤县均价仅约4500-5500元,不足主城区的一半,这主要由于进贤县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配套及资源集聚能力与主城区存在差距,房地产市场以本地需求为主,投资属性较弱,因此价格涨幅和绝对值均明显低于南昌主城区。 -
问:2017年进贤县房价上涨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答:2017年进贤县房价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三方面:一是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政策释放了大量刚性需求,约60%的棚改资金直接转化为购房款,支撑了成交量;二是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向县城聚集,带动住房需求增长;三是区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如新城区建设、教育配套升级等,提升了居住价值,间接推动了房价温和上涨,开发商在产品品质上的提升也增强了市场信心,为房价提供了支撑。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