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房价政策将如何影响市场走势?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房价信息 正文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核心城市,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价波动也备受关注,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成都市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这些政策涵盖了限购、限贷、限价、土地供应、住房保障等多个方面,旨在稳定市场预期、抑制投机性需求、保障合理住房需求。

成都房价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限购政策来看,成都目前实行严格的区域限购措施,对户籍居民而言,在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成都高新区西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等主城区范围内,每户家庭限购2套住房;近郊新区(如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及远郊区(如新津区、简阳市、都江堰市等)则根据家庭户籍情况限购1-2套,非本地户籍居民则需在成都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一定年限(目前为12个月),方可在主城区限购1套住房,在近郊新区和远郊区限购1套住房,这一政策有效限制了跨区域投机性购房需求,保障了本地居民的购房优先权。

限贷政策方面,成都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较为严格,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30%,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或适当上浮;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同期基准利率的1.1倍,对于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银行原则上不予贷款,对“认房又认贷”政策执行严格,即只要家庭名下在成都市范围内有房产或有未结清的住房贷款记录,均将被认定为二套房及以上,这些政策提高了购房门槛,抑制了投资投机行为,降低了居民杠杆率。

限价政策是成都楼市调控的另一重要手段,政府对新出让的土地实行“限价+竞配建”模式,即设定土地最高限价和商品房销售限价,开发商竞拍时报价不得超过最高限价,达到限价后转为竞配建租赁住房面积或人才公寓面积,这一政策有效控制了新房价格过快上涨,使得部分热点区域的新房价格保持稳定,政府加强了对开发商销售行为的监管,要求严格按照备案价格销售,不得擅自涨价或变相涨价,确保市场价格平稳。

土地供应方面,成都近年来加大了住宅用地供应力度,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用地,通过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比例,满足刚需和改善型需求,推行“限房价、竞地价”的土地出让方式,引导开发商理性拿地,稳定市场预期,成都还积极探索租赁住房市场发展,通过新建、改建、盘活存量等多种方式增加租赁住房供应,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成都房价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住房保障方面,成都建立了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共有产权住房保障;对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提供人才公寓、租赁补贴等支持,近年来,成都加快了人才公寓和租赁住房的建设进度,计划到2025年新增建设筹集人才公寓和租赁住房30万套(间),有效缓解住房供需矛盾。

除了上述政策措施外,成都还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测和监管,建立了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实时监测房价、成交量等数据,及时预警市场风险,严厉打击开发商捂盘惜售、哄抬房价、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成都还加强了对购房资金来源的审查,防止违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防范金融风险。

总体而言,成都房价政策的核心目标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既抑制了投机性需求,又保障了合理住房需求,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随着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市场调节机制的完善,成都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相关问答FAQs:

成都房价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问:非成都户籍人员在成都购房,社保或个税缴纳年限是否有补缴记录要求?
    答:根据当前政策,非成都户籍人员在成都购房需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12个月内在成都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证明,且补缴记录不视为连续缴纳,购房人需确保社保或个税缴纳记录真实、有效,无断缴或补缴情况,否则将影响购房资格审核。

  2. 问:成都的“限价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在购买条件和价格上有何区别?
    答:限价房(如共有产权住房)主要面向符合条件的本地户籍或非本地户籍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买需满足特定的收入、财产和住房困难条件,且购房后拥有不完全产权(通常与政府按份共有),上市交易有一定限制(如需取得房产证满5年且符合转让条件),普通商品住房则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购房者,购买门槛相对较低,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产权完整,可自由交易,价格方面,限价房的销售价格由政府核定,低于周边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价格,而普通商品住房价格则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乐陵学府花园,有何独特之处?
« 上一篇 2025-10-23
泗县新房价为何波动?
下一篇 » 2025-10-2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人围观

最近发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