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通过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房价政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提供坚实保障,雄安新区的房价政策体系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涵盖土地供应、住房供给、交易管理、金融支持等多个维度,形成了具有新区特色的房地产调控模式。

在土地供应端,雄安新区实行“总量控制、供需平衡”的原则,严格限制商品房用地出让规模,优先保障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用地需求,新区采用“先做环境、后搞开发”的建设路径,通过白洋淀生态修复、地下管廊建设等基础设施先行,提升土地价值的同时,避免因炒作导致房价过快上涨,土地出让方式上,多采用“限价竞拍+配建保障房”模式,竞买者需同时满足最高限价和保障房配建要求,从源头上抑制地价非理性上涨,数据显示,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年均商品房用地供应量仅为规划总量的5%-8%,远低于普通城市开发初期的供应强度,有效避免了土地市场过热。
住房供给体系方面,雄安新区构建了“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重点满足疏解人员、本地居民及新市民的差异化住房需求,新区住房类型分为商品房、共有产权房、租赁住房、人才公寓等四大类,其中商品房占比严格控制在30%以内,其余均为保障性住房,针对疏解北京的高校、企业职工,推出“共有产权房”,个人与政府按7:3比例共有产权,5年后可按届时市场价购买政府份额;面向新市民提供“长租公寓”,租金控制在周边商品房价格的60%以下,并享受税收减免政策,新区还试点“租售同权”制度,承租人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与购房居民享有同等权利,进一步降低住房成本。
交易管理环节,雄安新区实行“限购+限售+限价”的组合政策,限购方面,非本地户籍家庭需提供3年社保或纳税证明,且限购1套住房;本地户籍家庭最多可购买2套,但第二套需满足人均面积标准,限售方面,新建商品房取得房产证后3年内不得上市交易,共有产权房满10年方可上市转让,限价方面,商品房备案价不得超过周边同地段基准价的120%,开发商实际售价不得高于备案价,违者不予网签,这些措施有效遏制了投机性购房,确保房价涨幅与居民收入增长基本匹配。
金融支持政策上,雄安新区对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进行细化,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50%,利率上浮10%,严禁“消费贷”“经营贷”等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银行需对购房资金来源进行穿透式审查,新区设立“住房保障基金”,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低息贷款,并对符合条件的租赁企业给予财政补贴,降低住房供给端的资金成本。

为强化政策执行力度,雄安新区建立了“住建+金融+税务”多部门联动机制,通过大数据监测实时掌握房价、成交量、贷款等动态信息,对违规企业采取暂停网签、限制土地竞买资格等措施,2021年以来,新区已查处违规销售案件12起,处罚开发商8家,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
雄安新区的房价政策不仅体现了“稳”的总基调,更注重“惠”的民生导向,通过严格的土地管控、多元的住房供给、规范的市场交易和精准的金融支持,新区房价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2020-2023年商品房均价年均涨幅仅3.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疏解人口提供了“住有所居”的稳定预期,也为全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了“雄安样本”。
相关问答FAQs
Q1:雄安新区共有产权房与普通商品房有何区别?
A1:雄安新区共有产权房主要面向疏解人员和本地中低收入家庭,个人与政府按比例共有产权(通常为7:3),购房价格低于市场价,且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满5年后可按届时市场价购买政府份额,普通商品房则完全产权,可自由交易,但价格受限价政策约束,且需满足限购限售条件,共有产权房在申请时需通过资格审核,而商品房只需符合限购政策即可购买。

Q2:非本地户籍人员在雄安新区购房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A2:非本地户籍家庭在雄安新区购房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提供3年及以上雄安新区或京津冀区域内连续缴纳社保或纳税证明;②名下在雄安新区无自有住房;③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房和二手住房),若为人才引进对象,可凭新区人社部门出具的证明享受优先购房资格,但仍需符合社保要求和限购套数限制。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