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为何能无限涨?谁在支撑这虚高?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房价信息 正文

房价无限涨这一概念在近年来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激烈讨论,它既承载着部分投资者对资产增值的期待,也潜藏着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社会矛盾的可能,从经济学原理、市场规律及现实条件综合来看,房价无限涨的假设在理论层面难以成立,在实践层面更不可持续,其背后隐藏的多重约束机制值得深入剖析。

房价无限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需求端分析,房价上涨的动能并非无限,住房作为兼具消费与投资属性的特殊商品,其需求受制于居民购买力、人口结构及政策调控三重约束,居民购买力直接关联收入水平与房价的比值,当房价收入比超过合理区间(通常认为3-6倍为合理范围),刚需群体将被迫退出市场,投资需求也会因风险上升而萎缩,以我国为例,2023年一线城市平均房价收入比已超过20倍,远超国际警戒线,这意味着依靠新增居民接盘推动房价持续上涨的空间已极为有限,人口结构方面,老龄化加剧与出生率下降导致住房需求总量趋于见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增速较2010年峰值下降近60%,部分三四线城市甚至出现人口净流出,局部区域已呈现“空城化”迹象,缺乏人口支撑的房价上涨如同无源之水,政策调控则是最直接的需求约束,“房住不炒”定位下,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工具持续收紧,投机性需求被有效抑制,2023年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比普遍下降15%-25%,市场情绪明显降温。

供给端的多重制约同样决定了房价难以无限上涨,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虽常被用作房价上涨的理由,但土地供应的弹性调节机制可对冲这一影响,我国通过“因城施策”增加住宅用地供应,2023年重点城市住宅用地供应量同比增长10%,部分人口净流入城市甚至试点“集中供地”模式,有效平抑地价过快上涨,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加速建设也对商品房市场形成补充,截至2023年底,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已提升至25%,分流了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缓解了商品房市场的价格上涨压力,从开发成本角度看,建材、人工等成本刚性上涨虽会推动房价上行,但过高的房价会反过来抑制销售去化,开发商为回笼资金不得不降价促销,形成“成本-价格-销量”的动态平衡,2023年部分房企以价换量的策略已导致部分城市房价出现松动。

进一步从金融视角审视,房价无限涨依赖的信贷扩张模式存在极限,房地产市场的繁荣高度依赖银行信贷支持,但当居民部门杠杆率过高时,金融系统风险将急剧上升,2023年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达63.5%,虽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已远高于新兴市场国家均值,且持续加杠杆的空间极为有限,一旦房价上涨预期逆转,断供风险可能集中爆发,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已充分证明这一点,我国监管部门已意识到这一风险,通过“三道红线”限制房企融资、严查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等措施,为房地产金融套上了“缰绳”,2023年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较峰值回落近12个百分点,信贷驱动房价上涨的引擎明显减速。

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看,房价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必然难以为继,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增长应与居民收入增长、GDP增速相匹配,当房价涨幅远超经济基本面时,将产生严重的“虹吸效应”,挤压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生存空间,2023年我国一线城市房价租金比已超过60倍,意味着收回购房成本需长达60年,这种严重偏离价值的资产泡沫一旦破裂,将对金融体系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冲击,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历史警示我们,任何脱离经济基础的价格膨胀终将回归理性,而回归过程往往伴随剧烈的社会阵痛。

房价无限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综合来看,房价无限涨是一个违背经济规律的伪命题,其背后的人口、购买力、政策、金融等多重约束机制决定了房价必然在合理区间内波动,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平稳发展”转型的关键期,构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机制,推动房地产市场向“房住不炒”本质回归,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投资者而言,需摒弃“房价只涨不跌”的惯性思维,理性评估市场风险;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则需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寻求平衡,促进房地产市场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相关问答FAQs

Q1:为什么说房价无限涨不符合经济学原理?
A1: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指出,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受供求关系影响,住房作为商品,其价格不可能无限脱离居民购买力、土地成本及经济发展水平,当房价过高时,需求会因购买力不足而萎缩,同时供给增加(如保障房建设、土地供应放量)会进一步平衡市场,最终使价格回归合理区间。“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表明,随着房价持续上涨,购房者的预期回报率会降低,投资意愿随之减弱,房价上涨动能必然衰减。

Q2:当前哪些因素正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A2:当前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因素主要包括:①政策调控持续收紧,如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直接限制投机需求;②居民杠杆率已处较高水平,进一步加杠杆空间有限;③人口结构变化导致住房需求总量趋缓,部分城市人口净流出削弱市场支撑;④保障性住房体系加速建设,分流商品房需求;⑤房企资金链紧张,以价换量策略成为常态,带动市场价格松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房价难以延续单边上涨态势。

房价无限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建业花园里最新消息是什么?
« 上一篇 2025-08-30
公租房申请表关键信息怎么填?
下一篇 » 2025-08-3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共1条评论,1人围观

头像 追求 说道:
2025-08-30

房价上涨背后,理性分析支撑虚高。

最近发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