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奥玲花园老板跑了这一事件在当地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业主和购房者陷入困境,不仅面临财产损失,更对未来居住权产生严重担忧,这一事件背后折射出房地产市场中的诸多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梳理和分析。

事件背景与现状
徐州奥玲花园位于徐州市铜山区,是一个规划中的住宅项目,由徐州奥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据公开信息显示,项目自2018年开始宣传销售,承诺2021年交付,但至今仍未完工,2022年底,多名业主发现开发商办公室人去楼空,项目工地停工,随后证实开发商负责人已失联,疑似资金链断裂跑路,项目已处于完全停滞状态,数百户购房者支付的房款或首付款无法追回,部分已签订购房合同的业主面临“钱房两空”的风险。
问题根源分析
资金链断裂与违规操作
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是直接原因,据调查,奥玲花园项目存在严重的“挪用预售资金”问题,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商品房预售所得款项必须用于有关的工程建设,但开发商将大量预售资金挪用于其他项目或个人用途,导致工程建设资金不足,最终停工,项目可能还存在“假按揭”“重复抵押”等违规操作,进一步加剧了资金风险。
监管机制缺失
预售资金监管不到位是重要推手,尽管徐州市出台了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但在实际执行中,监管部门对资金使用的审核和监督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开发商的违规行为,部分银行作为监管合作方,也未履行严格的资金划拨审核义务,导致预售资金被轻易挪用。
开发商恶意违约
奥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存在明显的恶意违约行为,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开发商不仅未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反而通过拖延施工、虚假宣传等方式拖延时间,最终选择跑路逃避责任,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合同约定,更涉嫌构成刑事犯罪。

业主面临的困境
经济损失
购房者支付的总房款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许多家庭是倾尽毕生积蓄或贷款购房,如今房款无法追回,直接导致家庭经济陷入困境,部分业主已开始偿还银行贷款,却无法获得房屋,形成“既负债又无房”的局面。
居住权落空
项目停工遥遥无期,业主的居住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一些业主原本计划用于结婚、养老或子女入学,如今计划全部打乱,被迫在外租房居住,增加了额外的生活成本。
维权困难
业主维权面临多重障碍,开发商失联后,缺乏明确的追责对象;通过法律途径诉讼周期长、成本高,且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包括开发商、施工单位、银行等,协调难度大,部分业主因购房手续不全(如未网签备案)或存在违规操作,维权时更加被动。
政府与相关部门的应对措施
事件曝光后,徐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介入处理此事,主要措施包括:

- 成立专班协调:由住建、公安、金融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负责调查开发商资金流向、安抚业主情绪、推动问题解决。
- 司法介入:公安机关已对奥玲房地产涉嫌合同诈骗立案侦查,冻结相关资产,追查负责人下落。
- 推动项目盘活:工作组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方或合作企业,试图通过续建方式完成项目,但进展缓慢,尚未有实质性突破。
- 规范市场秩序:市政府表示将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完善制度漏洞,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类似事件的警示
奥玲花园事件并非个例,近年来全国多地出现开发商跑路、项目烂尾的情况,反映出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系统性风险,这一事件警示:
- 购房者需加强风险意识:在选择购房时,应优先选择信誉良好、资金实力强的开发商,仔细核查项目“五证”是否齐全,避免购买“小产权房”或手续不全的项目。
- 监管部门需强化责任:地方政府应严格落实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加强对开发商资金使用的动态监控,对违规行为“零容忍”。
- 完善法律法规:需进一步明确开发商、银行、监管部门在预售资金管理中的法律责任,加大对恶意违约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
业主维权建议
对于已陷入困境的业主,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权益:
- 集体维权:联合其他业主成立维权小组,集中反映诉求,增强谈判话语权。
- 法律途径:通过诉讼要求开发商返还购房款及赔偿损失,同时申请财产保全,防止资产转移。
- 行政投诉:向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投诉开发商违规行为,推动行政介入。
- 媒体监督:通过合法渠道向社会公开事件真相,争取舆论支持。
相关问答FAQs
Q1:购房者如何判断开发商是否存在资金风险?
A1:可通过以下方式初步判断:①核查开发商过往项目交付记录,是否存在烂尾情况;②了解项目土地抵押状态,若存在多重抵押需警惕;③要求查看预售资金监管账户信息,确认资金是否专款专用;④关注开发商信用记录,如是否涉及多起诉讼或被列入失信名单,购房前可咨询专业律师或通过政府政务平台查询企业资质。
Q2:如果开发商跑路,购房者能否要求银行承担责任?
A2: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①若银行在按揭贷款审批中未尽到审核义务(如明知项目违规仍放贷),或违规划拨预售资金,购房者可主张银行承担相应补充赔偿责任;②若银行已按合同约定履行放贷义务,且无违规行为,则购房者仍需继续偿还贷款,但可就“房屋交付不能”另行向开发商索赔,实践中,购房者可通过法律诉讼主张“抵押权涤除”或“合同解除”,但需提供充分证据,建议集体委托律师提起诉讼,以提高维权成功率。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