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湖景花园死人事件是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社区安全事件,涉及居民生命安全、物业管理责任及公共设施维护等多个层面,据公开信息显示,事件发生于2023年10月,一名老年居民在小区内散步时突发意外,经抢救无效后身亡,家属认为小区存在安全隐患,物业未能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双方就责任归属产生纠纷,随后引发业主集体讨论及媒体关注。

事件背景与经过
枣庄湖景花园是枣庄市市中区一处大型住宅小区,建成于2015年,入住居民超过3000户,事发地点位于小区中心景观湖旁,该区域设有步行道、凉亭及健身器材,是居民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据家属描述,遇难者为72岁退休教师王某,有高血压病史,当日清晨,王某独自在湖边散步时,突然晕倒倒地,头部撞击到景观石上,小区保安发现后立即拨打120,并联系家属,但王某因颅脑损伤严重,送医后宣告死亡。
争议焦点:责任归属问题
事件发生后,家属与物业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
设施安全隐患
家属指出,事发路段的景观石边缘锋利,且周边未设置防护栏或警示标识,此前曾有业主向物业反映过该问题,但未得到整改,物业则表示,景观石属于小区原始设计,符合建筑规范,且定期进行维护。 -
应急响应及时性
家属质疑,从王某倒地到保安发现并施救,间隔约15分钟,认为巡逻密度不足,物业提供的监控记录显示,保安当时正在执行例行巡逻,但事发区域为监控盲区,未能及时发现异常。(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健康管理责任
家属认为,物业对老年业主的健康管理存在疏漏,未针对高血压患者等特殊群体开展安全宣传或应急培训,物业回应称,小区公告栏曾多次张贴健康提示,但无法强制要求业主遵守。
物业与社区的应对措施
事件发酵后,湖景花园物业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采取以下措施:
- 紧急整改:在景观湖周边加装防撞软垫及警示标识,并增设4处高清监控摄像头,消除监控盲区。
- 安全巡查升级:将每日巡逻频次从2次增至4次,重点时段(清晨、傍晚)增加巡逻人员。
- 业主沟通会:组织召开业主大会,通报事件处理进展,并邀请法律顾问解读《物业管理条例》中关于安全保障责任的相关条款。
社会反思与行业启示
该事件暴露出部分老旧小区在安全管理上的普遍问题,尤其是公共设施维护与应急机制不完善,业内专家建议,物业公司应建立“隐患排查-整改-反馈”闭环机制,针对老年业主等群体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业主也需提高安全意识,主动参与社区安全管理。
相关问答FAQs
Q1:物业是否需要为业主在小区内的意外死亡承担责任?
A1: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根据《民法典》第1198条,物业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承担侵权责任,若物业能证明已采取合理措施(如定期巡逻、设施维护),且损害系业主自身健康原因或第三方行为导致,则可减轻或免除责任,本案中,若景观石存在设计缺陷且物业未及时整改,可能需承担相应责任。

Q2:业主如何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A2:建议分三步进行:1. 收集证据(如现场照片、监控录像、与物业的沟通记录);2. 通过业主委员会向物业施压,要求书面赔偿方案;3. 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住建部门投诉或提起民事诉讼,同时申请第三方机构对安全隐患进行司法鉴定。
湖景花园疑云重重,探寻真相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