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租房押金被无故克扣或房东拒绝退还的情况,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是常见且有效的解决方式,起诉并非难事,但需要遵循法定程序,准备充分证据,并了解诉讼流程中的关键节点,以下将详细说明租房押金不退的起诉步骤、注意事项及相关法律依据,帮助您顺利完成诉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起诉前的准备工作:固定证据是关键
证据是诉讼的核心,没有充分证据,法院难以支持你的诉求,在起诉前,务必系统整理以下材料:
- 租赁合同原件:这是证明双方租赁关系、押金金额、租期及违约责任的基础,合同中关于押金退还条件(如房屋设施完好、结清水电费等)的条款尤为重要,需重点标注。
- 押金支付凭证:转账记录、银行流水、收据或微信/支付宝转账截图,需显示支付时间、金额及收款方(房东姓名或账号),如果是现金支付,需让房东出具收条并保留。
- 房屋交接及退租时的证据:
- 入住时房屋状况:通过照片、视频记录房屋初始状态(如墙面、家具、家电、卫生情况等),若有房东签字的《房屋设施清单》更佳。
- 退租时房屋状况:同样用照片、视频记录退租时房屋状态,避免房东以“房屋损坏”为由克扣押金,若房东拒不配合验房,可邀请第三方(如物业、社区人员)在场见证并出具书面证明。
- 沟通记录:与房东协商退还押金的聊天记录(微信、短信、邮件)、通话录音(需注意合法性,录音中需明确对方身份及“不退押金”的意思表示),若房东以口头理由拒退(如“房屋有损坏”“需要清洁费”),可要求其书面说明,或通过录音固定理由。
- 费用结清证明:退租时已结清水电燃气费、物业费、宽带费等的票据,避免房东以“未结清费用”为由扣押金。
- 身份信息材料:身份证复印件(原告)、房东身份证复印件(被告,可从房产证或租赁合同中获取,若无法提供可申请法院调取)、房产证复印件(证明房东身份及房屋权属)。
证据整理建议:将上述材料分类整理,制作证据目录,注明证据名称、来源、证明目的,方便法庭质证。
证据名称 | 来源/形式 | 证明目的 |
---|---|---|
《房屋租赁合同》 | 原件 | 证明租赁关系、押金金额及退还条件 |
押金转账记录 | 银行流水 | 证明已支付押金及金额 |
入住房屋照片 | 手机拍摄(带拍摄时间) | 证明房屋初始状态,无损坏 |
退租沟通录音 | 录音文件(文字整理版) | 证明房东明确拒绝退还押金及理由 |
起诉流程:从立案到判决的步骤
确定管辖法院和被告
- 管辖法院:一般由“房屋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即租赁房屋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选择离自己较近或便于调查取证法院可减少诉讼成本。
- 被告信息:需明确房东的姓名、身份证号、住址或联系方式,若合同中只有房东昵称或化名,需通过房产证、公安机关等渠道核实真实身份,否则可能因被告不明确被驳回起诉。
撰写民事起诉状
起诉状是启动诉讼的法律文书,需包含以下内容:
- 原告信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住址、联系方式。
- 被告信息:姓名、身份证号、住址、联系方式(信息不全需注明“待查”)。
- 诉讼请求:清晰明确,“1. 判令被告退还租房押金XX元;2. 判令被告支付逾期退还押金的利息(以XX元为基数,按L利率计算,自X年X月X日起至实际付清之日止);3. 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 事实与理由:简述租赁合同签订、押金支付、退租时间及经过,说明房东无正当理由拒退押金的事实,并引用法律依据(如《民法典》第566条、第716条等)。
- 此致:XX人民法院。
- 具状人:原告签名、日期。
起诉状模板要点:事实与理由部分需客观陈述,避免情绪化表达,重点突出“押金应退”的法律逻辑(如房屋无损坏、费用已结清、合同未约定扣除情形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向法院立案
- 立案方式:可选择线上(“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当地法院诉讼服务平台)或线下(前往法院立案庭)提交材料。
- 提交材料:起诉状(按被告人数+1份提交)、原告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材料(复印件,原件开庭时提交)、被告身份信息复印件(若有)。
- 立案审查:法院收到材料后,一般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出具《受理通知书》并告知缴费金额;若材料不全,会要求补正;若不符合条件,会出具《不予受理裁定书》,可上诉。
- 缴纳诉讼费:案件受理费根据诉讼金额阶梯计算(如1万元以下为50元),需在收到缴费通知后7日内缴纳,逾期按撤诉处理。
庭审环节
- 庭前准备:法院会在开庭前3日传唤双方,告知时间、地点,若因故无法到庭,需提前向法院申请延期。
- 庭审流程:
- 法庭调查:法官核对双方身份,宣布案由,原告宣读起诉状,被告答辩,然后出示证据、互相质证(房东需对“不退押金”的理由举证,如房屋损坏照片、维修费用票据等)。
- 法庭辩论:围绕“押金是否应退”“扣减理由是否成立”等焦点发表意见,原告可重点强调:房屋无损坏(对比入住/退租照片)、合同未约定扣减情形、房东未提供实际损失证明等。
- 最后陈述:双方简要总结意见,法官会组织调解。
- 调解:若双方达成一致,可出具《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若调解失败,法院会择期宣判。
判决与执行
- 判决:法院一般会在庭审后6个月内作出判决(简易程序3个月内),若支持原告诉求,会明确退还金额及利息;若驳回,会说明理由。
- 上诉:对一审判决不服,可在收到判决书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 强制执行:若判决生效后房东仍不履行义务,可在2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查封、扣押、拍卖房东财产,或将其纳入失信名单。
注意事项:提高诉讼效率的关键细节
- 诉讼时效:租金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如退租后房东明确拒退押金的时间),超过时效可能丧失胜诉权,但若对方同意履行,不受时效限制。
- 证据真实性:伪造、变造证据将承担法律责任,录音、照片需原始载体,聊天记录需完整(避免断章取义)。
- 合理诉求:若房屋确实有正常损耗(如墙皮轻微脱落、地板磨损),法院可能不支持全额押金,可根据实际损失协商扣减,避免诉求过高被驳回。
- 成本考量:诉讼费、律师费(若请律师)等成本需提前评估,对于小额押金(如几千元),可优先尝试协商或向住建部门、消费者协会投诉,降低维权成本。
相关问答FAQs
Q1:如果租赁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押金退还条件,房东还能以“房屋损坏”为由扣押金吗?
A:即使合同未明确约定,房东也需承担举证责任,根据《民法典》第716条,承租人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耗的,不承担赔偿责任,若房东主张房屋损坏,需提供损坏程度、维修费用等证据,证明损失超过“正常损耗”范围,否则法院可能不支持其扣减押金的请求,若合同中仅约定“押金用于抵扣违约金”,但未明确违约情形,房东无权随意扣押金。
Q2:起诉后房东联系我协商,可以撤诉吗?撤诉后还能再起诉吗?
A:可以,在法院作出判决前,原告可以向法院提交书面《撤诉申请》,说明撤诉理由,法院审查后认为不损害国家、社会或他人利益的,会裁定准许撤诉,撤诉后,若房东未按协商内容履行义务,可在诉讼时效内再次起诉,不会因“一事不再理”原则被限制(前提是诉讼理由和事实未变更),若撤诉时法院已收取诉讼费,减半收取;若在宣判前撤诉,诉讼费全额退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租房押金不退,维权需走法律流程,耐心等待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