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花园初中新址的建设是当地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不仅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更为学生提供了现代化、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新址位于莱芜区花园路以东,凤凰山脚下,总占地面积约80亩,总建筑面积达5.2万平方米,整体规划以“生态校园、智慧教育、人文关怀”为核心理念,于2022年3月启动建设,202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可容纳36个教学班,约1800名学生就读。

新址的校园布局科学合理,功能分区明确,教学区主体建筑包括三栋教学楼、一栋实验楼和一栋行政楼,均采用连廊设计,实现风雨无阻的通行,教学楼每层配备4间标准教室,教室内配备86寸智能交互平板、护眼照明系统和可调节课桌椅,满足多媒体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实验楼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3间,以及2间信息技术教室、1间创客空间和1间音乐教室,实验室设备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其中创客空间配备了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先进设备,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提供支持,行政楼一楼设有家长接待区、医务室和心理辅导室,二楼为教师办公区,三楼设有会议室和多功能报告厅,可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
运动区是新址的一大亮点,包括400米标准塑胶跑道、1个足球场、4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和1个室内体育馆,室内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内设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和健身房,满足学生雨天及冬季的体育锻炼需求,运动区周边还设置了健身路径和休闲座椅,形成集运动、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生活区则包括两栋学生公寓和一栋食堂,学生公寓为4-6人间,每间配备独立卫浴、空调和储物柜,并设有公共洗衣房和晾衣区;食堂可同时容纳1200人就餐,提供多样化餐饮选择,并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师生饮食健康。
新址在智能化建设方面也走在了前列,校园内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搭建了智慧校园管理平台,涵盖教学管理、安防监控、能耗监测等系统,教学管理平台支持在线备课、作业批改和学情分析,教师可通过平台实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安防监控系统采用AI人脸识别技术,实现校园出入口、主要通道的无感通行和异常行为预警;能耗监测系统对水、电、气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助力绿色校园建设,新址还注重生态环保,校园绿化面积达40%,种植了樱花、梧桐等十余种乔木,以及月季、麦冬等地被植物,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并设置了雨水回收系统,用于绿化灌溉和道路清洁。
莱芜花园初中新址的投入使用,显著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将以新址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智慧课堂”和“特色课程”,努力建设成为区域内优质初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FAQs
-
问:莱芜花园初中新址的招生范围是否有调整?
答:新址启用后,招生范围仍以莱芜区教育局划定的学区为准,具体包括花园社区、吕家泉社区、马龙崮村等周边区域,家长可关注学校官方通知或咨询区教育局获取详细信息。 -
问:新址是否提供住宿条件?住宿管理如何?
答:新址提供学生住宿服务,学生公寓配备专职生活老师,负责日常管理和安全巡查,实行半封闭式管理,每晚安排查寝并记录学生作息情况,同时设有公共自习室,方便学生晚间学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