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后花园弄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古城区,是一条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老街巷,它北起西门大街,南至引线弄,全长约300米,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侧粉墙黛瓦的古建筑错落有致,既有江南水乡的温婉韵味,又处处透着岁月沉淀的人文气息,作为常熟“老城厢”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花园弄的名字便暗藏着一段与园林相关的历史传说,而弄内的街巷格局、建筑风貌和民俗风情,更是常熟古城活态文化遗产的生动缩影。

历史渊源:从私家园林到市井烟火
后花园弄的得名,相传与明代常熟籍大儒钱谦益及其妾室柳如是有关,钱谦益在常熟城内建有“半野堂”私家园林,柳如是常在园中吟诗作画,园后有一条小巷直通虞山,柳如是闲暇时便由此出入踏青,小巷因此被雅称为“后花园弄”,这一说法虽无正史明确记载,却为老巷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清代中后期,随着常熟城市的发展,这条连接西门商业区与虞山风景区的小巷逐渐从私家园林的附属通道,演变为市民往来的交通要道,沿街开始出现商铺、作坊和民居,形成了前店后宅、下店上院的典型江南街巷格局。
据《常熟市志》记载,晚清至民国时期,后花园弄已是西门一带较为繁华的街巷,设有茶馆、酒楼、药铺、裁缝店等,裕昌祥”南货铺、“王济堂”国药号等老字号声名远播,弄内还居住着不少文人墨客和手工业者,他们在这里吟诗作画、制茶刺绣,使后花园弄兼具市井烟火与书卷气息,弄内仍保留着清代晚期的砖木结构民居,部分建筑的门楣上镌刻着“紫气东来”“积善余庆”等吉祥题额,见证了家族兴衰与时代变迁。
建筑风貌:江南民居的活化石
后花园弄的建筑以江南传统民居为主,体现了“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的审美特征,沿街建筑多为两层砖木结构,底层为商铺或客厅,二层为居室或储物空间,屋顶为硬山顶,覆盖蝴蝶小瓦,屋檐下设有精致的木雕挂落和牛腿承托,部分深宅大院还设有天井、花园,如弄中段的“沈宅”,便保留了明代三进三院的结构,门厅的砖雕门楼刻有“凤穿牡丹”图案,工艺精湛,寓意吉祥。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后花园弄的建筑特色,以下是其主要建筑类型及特征对比:

建筑类型 | 结构特点 | 装饰元素 | 功能用途 |
---|---|---|---|
商铺民居 | 两层砖木,前店后宅 | 木排门、柜台、店面招牌 | 经营百货、餐饮、手工业 |
深宅大院 | 三进以上,有天井、花园 | 砖雕门楼、木雕挂落、石础 | 官宦或富商宅邸,居住兼社交 |
小型民居 | 单层或两层,紧凑布局 | 简易门楣、花窗、山墙 | 普通市民居住,多带厨房杂间 |
弄内的铺地也颇具特色,青石板路中间为主道,两侧镶嵌鹅卵石形成“人”字纹,既防滑排水,又美观实用,这些细节无不体现着古人对生活环境的巧妙构思,也为现代人研究江南建筑提供了实物样本。
文化底蕴:名人轶事与民俗传承
后花园弄不仅以建筑闻名,更因历代名人的足迹和传承至今的民俗活动而充满文化魅力,除了钱谦益与柳如是的传说,清代画家王石谷(王翚)也曾在此居住,据说他常在弄口的茶馆与人切磋画艺,弄内至今有“石谷巷”作为纪念,近代,常熟籍教育家庞翔筹在此创办“蒙养小学”,为贫苦子弟提供教育,使后花园弄成为近代常熟教育启蒙的重要场所之一。
民俗方面,后花园弄至今保留着“端午挂艾”“中秋拜月”等传统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弄内居民会在门楣悬挂艾草、菖蒲,寓意驱邪避疫;中秋之夜,则会在庭院中设案供月,品尝月饼、柚子,共赏明月,这些习俗与常熟古城的整体民俗氛围一脉相承,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文化纽带,近年来,当地政府还在后花园弄举办“非遗文化周”,邀请常熟花灯、评弹、绿茶制作等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让老巷焕发新的生机。
保护与活化:让老巷焕发新活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后花园弄的保护与活化成为常熟古城保护的重要课题,2006年,常熟市将后花园弄列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对沿街古建筑进行修缮,保留了原有的街巷格局和建筑风貌,2018年,后花园弄改造工程启动,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引入了咖啡馆、文创店、民宿等新业态,既保留了老巷的“原真性”,又注入了“现代感”。

如今的后花园弄,白天是游客探寻历史的必到之处,青石板路上不时能看到拍照的游客和写生的画家;夜晚则灯火阑珊,茶馆里飘出评弹的悠扬曲调,民宿中传出游客的欢声笑语,这种“保护为主、活化利用”的模式,让老巷在保护历史文脉的同时,实现了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双赢,为江南古城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关问答FAQs
Q1:后花园弄的名字真的与钱谦益和柳如是有关吗?
A1:关于后花园弄的得名,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与钱谦益、柳如是的传说相关,认为柳如是常由此出入虞山,故称“后花园弄”;另一种说法是清代此巷附近有一座私家园林,因位于宅院后方而得名,由于缺乏确切史料记载,这两种说法均未得到学界公认,但传说为老巷增添了文化魅力,也反映了当地居民对历史名人的追忆与崇敬。
Q2:后花园弄现在有哪些值得体验的特色活动?
A2:后花园弄如今已成为集历史、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特色街区,游客可以体验多种活动:一是参观古建筑,如沈宅、砖雕门楼等,感受江南民居的精致;二是品尝常熟特色美食,如叫化鸡、蕈油面等,部分老字号商铺仍保留传统制作工艺;三是参与非遗体验,在“非遗文化周”期间,可学习花灯制作、评弹演唱等;四是夜游老巷,在茶馆听评弹,或在民宿感受江南慢生活,感受古今交融的独特韵味。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