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热水器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但长期使用下来电费或燃气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想要在享受热水的同时降低成本,需要从选择、使用、维护等多个环节入手,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实现省钱目标,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租房热水器的省钱技巧。

选对热水器类型:从源头控制能耗成本
热水器的能耗与类型直接相关,租房时需根据自身需求和房屋条件选择合适类型,避免因选型不当造成长期浪费。
燃气热水器 vs 电热水器:按需选择更省钱
- 燃气热水器:即开即热,无需储水,适合频繁用水的家庭,其能耗以燃气为主,当前燃气价格相对稳定,若当地燃气费较低,且日均用水量较大(如3人以上家庭),燃气热水器长期使用成本可能低于电热水器,但需注意,燃气热水器需安装排气管,且存在燃气泄漏风险,租房前需确认房屋是否具备安装条件。
- 电热水器:分为储水式和即热式,储水式价格低、安装简单,但需提前加热,保温过程会持续耗电,适合用水量不规律但日均用水量较少的单身或情侣用户;即热式功率大(通常需6-8kW以上),即开即热无需保温,但需确认房屋电路能否承载,适合对热水需求即时性强、且房屋电路允许的用户,从节能角度看,即热式电热水器无储水保温损耗,理论上更省电,但若使用习惯不当(如频繁短时间启停),反而可能增加能耗。
考能效等级:优先选一级能效产品
无论是燃气热水器还是电热水器,能效等级直接影响能耗,燃气热水器的“能效等级”分为1-3级,1级热效率不低于98%,燃气燃烧更充分,废气热损失小;电热水器的“能效等级”分为1-4级,1级能效限定值不低于60%,即加热相同水量耗电量更少,租房时若需自行购买热水器,务必选择一级能效产品,虽然初期投入略高,但长期使用可节省20%-30%的能源费用。
容量匹配:避免“小马拉大车”或“大材小用”
储水式电热水器的容量需与家庭人数匹配:1-2人选择50-60L,3-4人选择80-100L,5人以上选择120L以上,容量过小会导致热水不足,需反复加热增加能耗;容量过大则闲置水量多,保温过程耗电更高,燃气热水器无需考虑容量,但需注意“升数”(如12L、16L),升数越大,每分钟出热水量越多,适合多个卫生间同时使用的房屋,若只有一个卫生间,12L-14L已足够。

优化使用习惯:细节决定能耗高低
选对热水器后,使用习惯对能耗的影响更为直接,通过调整日常操作模式,可显著降低能源浪费。
合理设置加热温度:避免“高温加热+冷水兑水”
- 电热水器:多数储水式电热水器默认加热温度为65-75℃,但实际使用时(如洗漱、洗衣)通常只需40-50℃,将加热温度调低10℃,可减少约10%的耗电量(因加热温差减小,且高温时散热更快),60L热水器从75℃降至50℃,每次加热可节省约1.5度电。
- 燃气热水器:出水温度建议设置在40-45℃,若需更高温度(如洗碗),可通过混冷水阀调节,而非直接调高热水器温度(燃气热水器升温快,频繁调温可能导致燃气燃烧不稳定,反而增加浪费)。
错峰加热:利用“谷电”降低电费
若使用分时电表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可利用夜间谷电(通常23:00-次日7:00,电价约为峰电的50%)加热,睡前设置加热,次日早晨使用热水,避免在峰电时段(如8:00-22:00)加热,每月可节省电费30%左右,即使没有分时电表,也可尽量选择在用水前1-2小时加热,减少保温时间(保温过程耗电量约占全天耗电的20%)。
减少热水浪费:缩短管路、关紧水龙头

- 缩短热水等待时间:若卫生间距离热水器较远,可在用水前提前打开水龙头,但用完后及时关闭,避免热水一直流出管路浪费,对于长期租房,可建议房东将热水器安装在靠近用水点的位置(如厨房卫生间中间),减少管路长度。
- 避免“长流水”:洗漱、洗衣时,尽量用盆接水而非直接冲洗,例如洗脸时用盆接热水,而非一直开着水龙头;洗衣时根据衣物量调整水量,避免用热水大量冲洗。
定期清洁:保持加热效率
电热水器使用久了,内胆会积累水垢,加热管被包裹后导热效率下降,耗电量增加,建议每6-12个月清洗一次内胆:关闭电源,排空存水,用专业除垢剂(或食用白醋+水)从进水口注入,浸泡2-3小时后排出,可去除水垢,恢复加热效率,燃气热水器的换热器(热交换器)若积碳过多,也会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需定期请专业人员清理(一般1-2年一次)。
搭配节能配件:低成本实现高效节能
通过加装或更换节能配件,可在不更换热水器的前提下降低能耗,适合租房这种“轻改造”场景。
安装恒温花洒:减少水温波动浪费
普通花洒在热水压力变化时(如其他用水点开启),水温忽冷忽热,需反复调节水阀,导致燃气或电力浪费,恒温花洒可设定固定温度(如38℃),自动冷热水混合,保持出水稳定,避免因水温波动反复调节,据测试可节省15%-20%的能源。
加装保温棉:减少管道散热
若热水器与用水点之间距离较远,热水管路在输送过程中会因散热导致水温下降,需额外加热,可在热水管外包裹保温棉(厚度约2cm),成本约20-50元/米,可减少30%以上的热量损失,尤其适合冬季使用。
更换节水型水龙头:降低热水消耗量
普通水龙头流量大(约8-10L/min),节水型水龙头流量可控制在5-6L/min,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减少热水消耗,刷牙时用节水龙头可比普通龙头节省50%的热水,每月累计可节省不少费用。
长期维护与替代方案:从“被动花钱”到“主动省钱”
热水器的维护成本和替代方案的选择,也会影响长期租房的经济性。
定期检查与维修:避免“小病拖大”
若热水器出现异常(如加热变慢、漏水、点火失败等),需及时维修而非继续使用,电热水器加热管老化会导致耗电量增加,更换加热管(成本约100-300元)可恢复效率;燃气热水器点火器故障若长期不修,可能因燃烧不完全浪费燃气,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与房东协商:分摊节能成本
租房时,若热水器老化或能效较低,可与房东协商更换节能型产品,房东承担一级能效热水器的购买成本,租客负责节能使用,双方共同节省能源费用;若房东不愿更换,租客可自行购买节能配件(如恒温花洒、保温棉),并在退租时拆卸带走,避免财产损失。
替代方案:短期租房或低频用水时选择其他方式
若租房时间较短(如1-3个月)或日均用水量极低(如仅冬季每周洗1次澡),可考虑替代方案:使用即热式电热宝(加热1-2盆水,成本约0.5-1度电)、燃气小灶烧水(成本低但操作麻烦),或选择公共浴室(按次付费,避免长期设备维护成本)。
不同场景下的省钱策略对比
为更直观展示省钱效果,以下通过表格对比不同场景下的最优策略:
使用场景 | 热水器类型 | 核心省钱策略 | 预期节省费用 |
---|---|---|---|
3人以上家庭,日均用水量大 | 燃气热水器(一级能效) | 设置40-45℃恒温,错峰用气(避开用气高峰),定期清理换热器 | 燃气费节省20%-30% |
单身/情侣,日均用水量少 | 储水式电热水器(一级能效,50L) | 谷电加热(23:00-7:00),加热温度设50℃,加装保温棉 | 电费节省30%-40% |
多卫生间房屋,频繁用水 | 即热式电热水器(8kW以上) | 即开即热,避免保温,安装恒温花洒,缩短管路 | 电费节省15%-25%(对比储水式) |
短期租房(<3个月) | 无(或即热式电热宝) | 使用公共浴室,或燃气小灶烧水,避免购买/安装热水器 | 设备成本+能源费用节省50%以上 |
相关问答FAQs
Q1:租房时热水器是房东的,能自己更换节能型吗?退租时能拆走吗?
A:若热水器为房东提供,更换前需与房东协商,明确节能产品的归属权,若房东同意更换,可优先购买可拆卸的节能配件(如恒温花洒、保温棉),而非整体更换热水器(避免涉及固定安装纠纷),若房东不同意更换,可自行购买节能配件(如节水龙头、保温棉),这些配件通常可拆卸,退租时拆走即可,不会影响房屋原有设施,若需整体更换热水器,需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购买成本、使用年限及退租时的处理方式(如折价卖给房东或自行拆除恢复原状),避免后续矛盾。
Q2:储水式电热水器每天加热一次和加热后保温,哪种更省电?
A:需根据用水习惯判断:若每天固定时间集中用水(如早晚各1次),建议“加热后保温”,避免反复加热耗电;若用水时间分散(如上午洗1次,晚上洗1次),建议“分时段加热”,即每次用水前1-2小时加热,用完后排空剩余热水,减少保温能耗,上班族早上7:00用水,晚上7:00用水,可设置两个加热时段(6:00和18:00),每次加热后关闭电源,避免全天保温耗电(保温24小时耗电量约为加热耗电量的30%-40%),若房屋为分时电表,务必选择谷电时段加热,进一步降低成本。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