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时“扫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对房屋基本状况的全面检查,更是保障自身权益、避免后续纠纷的关键步骤,所谓“扫房”,并非简单的清洁,而是系统性地检查房屋的各个方面,从硬件设施到安全隐患,都需要逐一核实,以下是详细的扫房指南,帮助租客全面、高效地完成房屋查验。

扫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建议携带工具包,包括卷尺、手电筒、插座检测器、水平仪、纸笔、相机或手机(用于拍照录像),提前与房东或中介确认时间,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建议至少1-2小时)仔细检查,最好能有一位朋友陪同,既能帮忙记录,也能多一个视角发现问题,到达房屋后,不要急于看房,先观察楼道环境、公共设施以及房屋的朝向、采光和通风情况,这些都会影响居住体验。
进入房屋后,应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先大后小”的原则进行检查,整体检查包括房屋的面积、户型是否与合同一致,墙壁、地面、天花板是否有明显的裂缝、渗水、发霉或剥落现象,可以用手电筒照射墙面和角落,更容易发现隐藏问题,对于卫生间和厨房的防水情况,需要特别关注,可以观察顶部是否有水渍,地面排水是否通畅,甚至可以请求短时间放水测试(如果允许的话),检查门窗的密封性、开关是否顺畅,锁具是否完好,这是保障居住安全的基本要求。
接下来是房屋内部设施和设备的逐一查验,这部分内容较多,建议分类记录,可以用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检查类别 | 具体项目 | 检查方法 | 注意事项 |
---|---|---|---|
电气系统 | 开关、插座 | 用插座检测器测试,逐一打开关闭开关 | 检查是否有漏电、接触不良,开关是否标明对应房间 |
照明设备 | 灯具、浴霸、排气扇 | 打开所有灯具,观察亮度是否正常 | 检查灯泡是否齐全,浴霸、排气扇是否工作 |
水路系统 | 水龙头、花洒、马桶、地漏 | 打开水龙头观察水压,测试冷热水;冲水看马桶是否通畅 | 检查是否有漏水、水压不足,地漏是否反味 |
燃气设备 | 燃气灶、热水器(如有) | 确认燃气是否已开通,点火测试 | 检查连接管是否老化,确保通风良好 |
家电设备 | 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独立) | 检查品牌型号是否与合同一致,通电测试运行情况 | 检查制冷/制热效果,洗衣机是否有异响,空调滤网是否清洁 |
家具设施 | 床、衣柜、桌椅 | 检查是否有损坏、松动,抽屉是否能正常拉出 | 确认材质和数量,检查甲醛等异味(可闻一下) |
在检查过程中,对于发现的任何问题,无论大小,都要详细记录在案,并拍照或录像留存证据,墙面的裂缝、家具的划痕、电插座的不通电等,都需要明确标注位置和状况,这些记录将作为与房东或中介沟通维修责任的依据,并在签订合同时作为附件,避免日后产生“谁的责任”的争议。

除了硬件设施,还需要关注房屋的隔音效果和室内空气质量,可以在不同时间段(如早晚、模拟邻居活动时)在房屋内静听,判断隔音是否达标,打开窗户通风一段时间后,闻一下是否有异味,如霉味、烟味等,这些都会影响居住舒适度,确认房屋的产权是否清晰,是否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情况,可以向房东或中介要求查看房产证明或购房合同,确保租赁的合法性。
扫房的最后一步,是与房东或中介就发现的问题进行沟通,明确维修责任和时间节点,对于影响正常居住的重大问题(如漏水、电路故障),应要求在入住前修复;对于不影响使用的小瑕疵,可以约定维修期限,并写入补充协议,所有口头承诺都应落实到书面文字中,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只有在所有问题都得到满意解决,并确认房屋状况符合预期后,才建议签订租赁合同并支付相关费用,通过这样系统、细致的扫房流程,租客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安心入住。
相关问答FAQs
问:如果扫房时发现一些小问题,比如墙面有小划痕、门把手有点松动,但房东说“都是小毛病,不影响住”,我应该怎么办? 答:即使是小问题,也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坚持将这些问题记录在案,并拍照留存证据,可以与房东协商,将这些小问题写入《房屋附属设施设备清单》或签订补充协议,明确注明损坏情况,并约定是否需要维修以及维修的责任方和时间,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在退租时,房东以这些“小毛病”为由克扣押金,如果房东不愿意书面记录,建议谨慎考虑是否要租住该房屋,因为口头承诺在发生纠纷时往往难以举证。
问:扫房时发现房屋的实际面积与合同上写的严重不符,我应该怎么处理? 答:如果发现房屋面积与合同约定存在较大差异,首先不要急于签署合同或支付租金,应要求房东或中介提供房产证或测绘报告等权威文件,核实房屋的实际建筑面积,根据我国《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规定,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与实际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的,据实结算房价款;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的,买受人有权退房,虽然租赁合同不直接适用商品房销售的规定,但面积差异过大确实会影响居住权益和租金的合理性,可以据此与房东重新协商租金,或要求对方在合同中明确标注实际面积并相应调整租金,如果对方拒绝协商,建议不要租赁该房屋,以避免后续产生更大的经济纠纷。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