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续约是租客在租期届满前与房东协商延长租赁关系的重要环节,涉及条款确认、费用核算、法律风险规避等多个维度,无论是首次续约还是多次续约,都需要提前准备、明确细节,以保障双方权益,以下从续约前的准备、核心条款协商、流程操作及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说明。

续约前的准备工作:明确需求与梳理现状
在正式提出续约前,租客需先完成内部评估与信息梳理,避免盲目协商。
评估续约必要性:考虑当前房屋是否仍满足居住需求(如通勤、配套、空间等),周边是否有更优选择,以及房东在租期内的履约情况(如维修响应、押金退还是否及时等),若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且房东未解决,或租金涨幅远超市场水平,可考虑另寻房源。
梳理原合同关键信息:找出原租赁合同中的到期日、租金金额、支付方式、押金条款、违约责任等核心内容,作为续约谈判的基础,检查租期内是否有口头承诺(如维修、家电更新)未写入合同,需在续约时明确补充。
市场调研:通过中介平台、社区论坛或周边中介了解同地段、同户型房屋的租金水平,确保续约租金报价合理,若当前租金低于市场价10%-20%,房东可能要求上涨;若高于市场价,可据此协商降价。
时间规划:一般建议在租期届满前1-2个月启动续约流程,避免因时间仓促导致条款未充分协商,或因房东已将房屋挂牌出租而失去机会。
核心条款协商:租金、期限与权利义务的明确
续约谈判的核心是围绕新合同的条款达成一致,其中租金、租期、押金及附加条件是重点。
(一)租金协商:平衡市场与预期
租金是续约中最易产生分歧的条款,需结合市场行情与自身预算理性谈判:
- 涨幅参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重点城市房屋租金年均涨幅约3%-5%,若房东要求涨幅超过10%,需询问依据(如房屋装修升级、区域配套改善等),并对比周边租金水平。
- 谈判策略:若租客租期较长(如2年以上)、无违约记录,或主动提出签订更长期限(如3年),可争取租金涨幅降低或“前两年不涨价”的承诺,若房东坚持涨价,可要求分期支付(如第一年涨5%,第二年涨3%)或以物业费抵扣部分租金。
- 支付方式:明确租金支付周期(月付/季付/年付)、转账账户(需与房东原账户一致,避免现金交易)及逾期违约金(一般不超过月租金的5%)。
(二)租期确定:匹配自身需求
租期长短需根据稳定性需求与灵活性需求权衡:

- 长期租约(2年以上):适合计划在固定区域长期居住的租客,优势是锁定租金、避免频繁搬家,劣势是灵活性低(若提前解约需承担较高违约金)。
- 短期租约(1年以内):适合不确定居住计划或可能搬迁的租客,优势是解约风险较低,劣势是可能面临每年租金上涨。
- 特殊约定:可协商“自动续约条款”(如租期满后若双方未提出异议,自动续租1年,租金按市场价调整),或“优先续约权”(若房东出售房屋,租客有权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承租)。
(三)押金与其他费用:明确责任边界
- 押金处理:原合同押金无需重复支付,若租期内无违约(如房屋设施损坏、拖欠租金等),房东应将押金全额退还,并在新合同中注明“押金沿用原金额,不计利息”,若需调整押金金额(如因房屋装修升级),需双方协商并书面确认。
- 其他费用:明确物业费、取暖费、网费等由谁承担,若原合同中未约定,需在新合同中补充,避免后续纠纷,若物业费由房东承担,需确认续约后是否仍维持此约定。
(四)附加条件:优化居住体验
针对租期内未解决的问题,可在续约时提出补充条件,
- 房屋设施更新(如更换老化空调、洗衣机,或增加智能家居设备);
- 维修责任(如墙面渗水、电路故障的维修时限);
- 转租权(明确是否允许转租及转租条件,避免因突发情况无法承担租金时陷入被动)。
续约流程操作:从协商到签约的规范步骤
达成一致后,需通过正式流程完成续约,确保法律效力。
书面确认意向
双方口头协商一致后,由租客或房东起草《续约协议》或《补充协议》,明确新合同的核心条款(租金、租期、押金等),并签字确认,若未签订书面协议,仅口头约定续租,可能因“不定期租赁”导致双方随时可解约(需提前30-60天通知),增加不确定性。
签订正式合同
建议重新签订完整的租赁合同,而非仅简单修改原合同,新合同需包含以下内容:

- 双方身份信息(房东身份证、租客身份证及联系方式);
- 房屋地址及产权证明(房产证复印件);
- 租赁期限(明确起止日期,避免“模糊续约”);
- 租金及支付方式(金额、周期、账户、违约金);
- 押金金额及退还条件;
- 双方权利义务(维修责任、转租权、违约责任等);
- 合同解除条件(如房屋被征收、一方违约等)。
房屋交接与费用结算
- 房屋检查:续约前,双方共同检查房屋现状,拍照记录(尤其是墙面、地板、家电等易损部位),并与原合同附件《房屋设施清单》对比,避免退租时产生纠纷。
- 费用结清:租客需结清租期内所有费用(租金、水电、燃气、物业费等),并保留缴费凭证,房东需提供押金收据及退还明细。
注意事项:规避风险与留存证据
续约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法律风险与证据留存,保障自身权益。
拒绝“口头约定”
无论与房东关系多好,续约条款必须书面化,口头约定在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房东答应不涨价”但事后反悔,若无书面协议,租客很难维权。
核实房东身份与房屋权属
签订合同前,需核对房东身份证与房产证信息,确保房东是房屋产权人或有权出租人(如产权人委托出租,需提供授权委托书),若房屋是“二房东”转租,需确认原房东同意转租,否则续约后可能面临“合同无效”风险。
保留所有书面凭证
包括原租赁合同、续约协议、租金支付记录(转账凭证、微信/支付宝截图)、房屋检查照片、维修沟通记录(聊天记录、邮件)等,建议整理成文件夹,以备不时之需。
关注“不定期租赁”风险
若租期届满后,租客继续居住但未签订新合同,且房东未提出异议,可能形成“不定期租赁”,根据《民法典》,不定期租赁中,双方可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需提前30日通知承租人,承租人需提前30日通知出租人,为避免这种情况,务必在租期届满前完成新合同签订。
相关问答FAQs
Q1:续约时房东突然大幅涨价怎么办?
A:若涨幅远超市场水平(如超过15%),可先通过中介平台或周边小区租金数据作为谈判依据,与房东理性沟通,若房东坚持涨价,可考虑以下方案:①协商分期涨价(如第一年涨5%,第二年涨8%);②提出以延长租期为条件换取涨幅降低(如签3年合同,每年涨幅不超过5%);③若无法达成一致,可在租期届满后搬离,并要求房东退还押金(若合同中未约定“续约必须涨价”,房东无权强制涨价)。
Q2:续约后发现房屋存在新问题,房东拒不维修,怎么办?
A:查看新合同中是否有关于维修责任的约定(如“房东负责自然损耗维修”);若有,可依据合同要求房东维修,并保留沟通记录(如微信聊天、短信),若房东拒绝,可向当地住建委或消费者协会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起诉,若合同未约定维修责任,根据《民法典》,出租人仍需承担租赁物维修义务,除非是租客人为损坏,维修期间,若影响居住,可要求减免租金或暂时搬离。
租房续约,细看条款保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