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判定群租房主要看是否将房屋分割为多个小间出租,且人均居住面积低于当地标准(如≥5㎡),或存在擅自改变房屋结构、按床位出租等情形
什么是“群租房”?
群租房并非法律术语,而是社会对违规租赁行为的俗称,指房屋出租人通过改变房屋原有结构(如打隔断、增设床位等方式),将房屋分割成多个小间出租给多人居住,导致人均居住面积严重不足、安全隐患突出、扰民纠纷频发的租赁模式,在成都,这类行为被明确列为违法违规,需依法查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成都判定群租房的具体标准(附对照表)
以下为成都市当前执行的主要判定依据,结合《成都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成都市住房租赁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及相关部门解释整理而成:
判定维度 | 合法租赁要求 | 群租房典型特征 | 备注 |
---|---|---|---|
人均居住面积 | ✅ 单间居住人数≤2人,人均使用面积≥5㎡(含公共部位分摊) | ❌ 单间居住人数>2人,或人均使用面积<5㎡(如将客厅/厨房改为卧室) | 核心判定指标 |
房间最小面积 | ✅ 出租房间不得小于10㎡(自然间) | ❌ 存在大量<10㎡的隔断间(常见于主卧拆分、阳台改造) | 重点检查对象 |
原始结构改动 | ✅ 禁止破坏承重墙、剪力墙;不得擅自改动水电燃气线路 | ❌ 存在新增隔断墙(轻钢龙骨+石膏板)、私接电线、违规加装卫生间/厨房 | 涉及建筑安全红线 |
物业管理备案 | ✅ 出租前需向物业报备承租人信息,配合出入登记 | ❌ 未备案或虚假备案,实际居住人数远超登记人数 | 社区巡查重点 |
消防安全 | ✅ 每户配备灭火器,疏散通道畅通,电气线路符合规范 | ❌ 通道堆放杂物,电线私拉乱接,无烟感报警器 | 易引发火灾事故 |
卫生与环保 | ✅ 厨卫独立且功能完整,垃圾日产日清 | ❌ 多户共用简易洗漱台,污水排放超标,垃圾堆积 | 影响邻里生活质量 |
租赁合同规范 | ✅ 签订住建部门制定的示范文本合同,明确租金、押金、维修责任 | ❌ 使用“二房东”转包合同,条款模糊,收取高额中介费 | 易滋生经济纠纷 |
特殊情形认定要点
- 整租后再分租:若承租人将整套房屋分租给3户以上,且满足上述人均面积、房间面积要求的,仍属合法;反之,若分租后出现人均面积不足或违规隔断,则视为群租。
- 商改住项目:商业用房改为公寓出租的,需取得消防验收合格证明,否则即使面积达标也可能被认定为违规。
- 农村自建房出租:天府新区、龙泉驿等城乡结合部重点监管,严禁将地下室、储物间用于出租。
政府监管措施与处罚流程
(一)发现渠道
- 主动巡查:街道办联合公安、消防、物业每月开展专项检查;
- 群众举报:可通过“蓉e报”小程序上传照片(需包含门牌号、内部结构);
- 大数据筛查:水电用量异常(如单套月用电量超200度)触发预警。
(二)处理流程
- 责令整改: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7日内拆除隔断、恢复原状;
- 行政处罚:逾期未改的,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500-5000元罚款;
- 信用惩戒:将违规企业/个人纳入“信用成都”黑名单,限制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
- 强制腾退:对拒不执行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真实案例参考
案例1:锦江区某小区一套三居室,房东将客厅、主卧、次卧分别隔成4个房间,共容纳8人居住,人均面积仅3.2㎡,经查实后,责令拆除所有隔断,并对房东罚款3000元。
案例2:武侯区某公寓楼,二房东将LOFT户型上下两层分别分租给6户,虽每层面积达标,但整套房实际居住12人,因未向物业备案且超员,被判定为群租。
相关问答FAQs
Q1: 如果我是租客,已经住了群租房怎么办?
A: 建议立即联系房东协商退租或调整至合规房源,若房东拒绝整改,可向所在社区或区住建局投诉(电话:028-12345),执法人员将在3个工作日内上门核查,期间注意保留租赁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Q2: 房东不知道租客私自打隔断算谁的责任?
A: 根据《民法典》,房东作为产权人负有监管义务,即使不知情,也需承担连带责任,正确做法是:在出租合同中明确禁止转租和改装条款,定期上门检查房屋状况,若发现违规,应及时制止并报告相关部门。
暂无评论,3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