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作为中国一线城市的代表,其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全国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广州市政府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房价调控政策,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些政策涵盖了土地供应、金融监管、限购限贷、市场监测等多个维度,形成了多层次的调控体系。

从土地供应端来看,广州通过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力度来稳定市场预期,广州实行“集中供地”政策,每年分三次集中发布出让公告,严格控制住宅用地溢价率,通过“限房价、竞地价、竞配建”等方式降低土地成本,从源头上抑制房价过快上涨,2022年,广州全市住宅用地供应面积达828公顷,同比增长15%,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占比超过30%,有效增加了市场供给,特别是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的供应。
在金融监管方面,广州严格执行差异化住房信贷政策,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按LPR基础利率执行,二套房贷款利率下限不低于LPR加60个基点,且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加强房地产企业资金监管,要求房企将预售资金存入专用账户,根据工程进度分阶段提取,有效防范了烂尾楼风险,广州还加强了对经营贷、消费贷等资金的流向监控,严防违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遏制投机性购房需求。
限购限贷政策是广州房价调控的核心手段,广州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2套住房,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需提供5年连续社保或个税缴纳证明方可购买1套住房,从化区和增城区限购政策相对宽松,仅需提供1年社保或个税证明,在限贷方面,广州严格执行“认房又认贷”政策,已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无论有无贷款记录,再次申请贷款均按二套房政策执行,这些政策有效抑制了投资投机需求,使得购房群体以自住为主,市场结构更加合理。
市场监测与调控方面,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立了房地产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商品房成交量价、库存量、土地价格等关键指标,当市场出现过热苗头时,及时采取调控措施,2021年针对部分区域房价上涨较快的情况,广州升级了限购政策,将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等区的外来购房社保年限从2年提高到5年,有效遏制了投机性购房行为,广州还加强了对房地产中介机构的监管,规范中介行为,严厉打击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

为了保障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广州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通过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等多种形式,满足中低收入群体、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需求,2023年,广州计划筹建保障性住房套数占新建商品房套数的比例不低于30%,逐步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广州还推进城市更新和旧村改造,通过拆除重建、综合整治等方式,增加住房供给,改善人居环境。
综合来看,广州房价调控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广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较2021年回落3.5个百分点,房价总体保持平稳,市场成交量也趋于理性,全年新建商品房网签面积同比下降15%,但保障性住房成交量同比增长20%,市场结构持续优化,广州房价调控仍面临一些挑战,如部分区域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房企债务风险需要防范、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压力较大等,广州将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精准调控,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以下是关于广州房价调控的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广州的限购政策对非本市户籍购房者有哪些具体要求?
解答: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广州限购区域内购买住房,需提供在本市连续缴纳5年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且限购1套住房,从化区和增城区的限购政策相对宽松,非本市户籍居民只需提供在本市连续缴纳1年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即可购买1套住房,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通过赠与方式获得的住房,仍需符合上述限购条件。
问题2:广州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解答:广州近年来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主要举措包括:一是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重点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计划到2025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二是推进共有产权住房建设,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可购买部分产权,降低购房门槛;三是通过城市更新项目配建保障性住房,要求旧村改造项目配建不少于10%的保障性住房;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债券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运营和管理,这些举措将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