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都房价为何涨跌?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房价信息 正文

2010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核心城市,房价在这一年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从整体来看,2010年成都房价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但区域分化和政策调控的影响也十分明显,这一年的房价走势不仅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与成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入增加以及土地市场热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2010年成都房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宏观经济背景来看,2010年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率先复苏,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当年上半年,全国多地房价快速上涨,成都也不例外,据成都市房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成都主城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约为每平方米7000元,较2009年上涨了约15%-20%,其中锦江、青羊等传统核心区域价格涨幅更为明显,部分热门楼盘价格突破每平方米1万元,郊区县如双流、郫都等区域由于土地供应充足,房价相对较低,但涨幅也达到了10%以上,显示出市场整体的热度。

2010年成都房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城市化进程加速推动了住房需求,随着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定位的提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同时释放,土地市场价格上涨传导至房价,当年成都土地市场成交活跃,多幅地块拍出高价,开发商成本增加,进而推动房价上涨,通胀预期和投资性需求的涌入也是重要因素,部分购房者将房产视为保值增值的渠道,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2010年4月国家出台了“国十条”调控政策,要求各地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提高二套房贷首付比例和利率,这一政策对成都市场产生了直接影响,下半年成交量有所回落,但房价涨幅虽有所放缓,仍保持上涨态势,从区域表现来看,市中心的高端住宅项目由于供应稀缺,价格坚挺;而近郊区域由于新盘集中上市,价格相对平稳,部分项目甚至出现优惠促销,2010年成都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约10万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压力,但对商品房市场的直接影响有限。

从市场供需关系来看,2010年成都商品房供应量较2009年有所增加,但需求增长更为迅猛,据不完全统计,当年成都主城区商品住宅供应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成交面积约1300万平方米,供需缺口明显,特别是学区房和地铁沿线的房源,由于附加价值较高,成为购房者追捧的对象,价格涨幅领先于其他区域,开发商方面,万科、保利等品牌房企在成都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其项目定价对区域房价走势具有引导作用。

2010年成都房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进入2010年下半年,随着调控政策的深入,成都市场逐渐回归理性,购房者观望情绪加重,成交量环比下降,但开发商由于资金压力,降价意愿不强,房价呈现“高位盘整”态势,年底,随着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部分楼盘以“特价房”等形式促销,成交量有所回升,但整体价格波动不大,总体来看,2010年成都房价经历了“上半年快速上涨、下半年趋稳”的过程,为后续几年的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2010年成都主城区部分区域房价参考表(单位:元/平方米):

区域 2009年均价 2010年均价 涨幅
锦江区 8500 9800 3%
青羊区 8200 9500 9%
金牛区 7500 8600 7%
武侯区 8800 10200 9%
高新区 7800 9000 4%
天府新区 5500 6200 7%

相关问答FAQs:

  1. 问:2010年成都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2010年成都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包括: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住房需求增加、土地市场价格上涨推高开发成本、通胀预期下投资性需求涌入以及全国性货币环境宽松等。“国十条”政策出台前市场热度较高,购房者和开发商对后市预期乐观,进一步推动了房价上涨。

    2010年成都房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问:2010年国家出台的“国十条”政策对成都房地产市场有哪些具体影响?
    答:“国十条”政策对成都市场的主要影响包括:一是严格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50%,利率上浮,抑制了投资性需求;二是购房者观望情绪加重,下半年成交量明显回落;三是房价涨幅趋稳,但未出现大幅下跌,开发商通过优惠促销等方式去库存,市场整体呈现“量跌价稳”的态势,政策也推动了成都保障性住房的加速建设,优化了住房供应结构。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后花园找房下载靠谱吗?
« 上一篇 2025-11-07
北京十年房价,涨了多少?
下一篇 » 2025-11-07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人围观

最近发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