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深圳房价究竟多少钱一平?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房价信息 正文

1990年的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正经历着城市化的初期浪潮,房地产市场也悄然起步,当时的房价水平与如今相比有着天壤之别,但已初现市场化的雏形,为后续深圳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埋下了伏笔。

1990年深圳房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宏观背景来看,1990年的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已有十年,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常住人口从特区成立初期的数万人增长至1990年的约167万,急剧增长的人口带来了住房需求的刚性增长,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土地使用制度、住房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1988年深圳率先推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打破了传统福利分房模式,商品房市场开始萌芽,但此时的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小,开发主体以国有企业和早期港资企业为主,产品类型以多层住宅为主,高层建筑较少,配套设施相对简单。

具体到房价水平,1990年深圳的平均房价约为每平方米1350元左右,这一价格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但与深圳特区成立初期的房价相比已有显著上涨,1987年深圳首块土地拍卖成交时,楼面价仅为每平方米332元,而到1990年,随着土地出让制度的完善和市场需求的释放,房价逐步攀升,从区域分布来看,罗湖区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商业和居住配套相对成熟,房价相对较高,均价约为每平方米1500-1800元;福田区当时仍处于开发初期,部分区域为农田和待建用地,房价较低,均价约为每平方米1200-1500元;南山区蛇口片区作为港资企业聚集地,受香港房地产市场影响较大,房价与罗湖区接近,约为每平方米1400-1700元;宝安区和龙岗区当时距离市中心较远,基础设施薄弱,房价最低,均价约为每平方米800-1000元。

从房价构成来看,1990年深圳房价主要由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和税费三部分组成,土地成本方面,由于土地有偿出让制度刚刚推行,土地出让金相对较低,约占房价的20%-30%;建安成本包括建筑材料、人工费用等,约占房价的50%-60%;税费包括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等,约占房价的10%-15%,由于当时房地产市场管理尚不规范,部分项目存在额外的“隐性成本”,如批文费用、关系协调费用等,这些成本有时也会反映在房价中。

从购买主体来看,1990年深圳的商品房购买者主要是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部分高收入人群,由于普通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且福利分房制度尚未完全取消,商品房的市场化程度仍然有限,许多居民仍通过单位分房解决住房问题,据当时的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深圳商品房销售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其中销售给个人的比例不足30%,大部分由企业和机构购买。

1990年深圳房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的深圳房地产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已显现出“政策市”和“需求拉动”的双重特征,政策的松紧直接影响土地供应和房价走势,而人口流入带来的住房需求则是房价上涨的根本动力,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房价波动相对较小,投机性需求较少,市场整体处于平稳发展状态。

以下是相关问答FAQs:

Q1:1990年深圳房价与当时居民收入水平相比如何?
A1:1990年深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4000元,一套80平方米的商品房总价约为10.8万元,相当于居民27年的可支配收入,房价收入比远高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3-6倍),这表明在当时,商品房对普通居民而言仍是奢侈品,住房需求主要依靠单位福利分房满足。

Q2:1990年深圳房价的上涨对城市发展有何影响?
A2:1990年房价的适度上涨反映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的吸引力,为城市建设积累了资金,推动了基础设施改善和城市化进程,但同时也加剧了住房成本压力,促使政府加快住房制度改革,为后续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埋下伏笔,对平衡市场供需、保障居民住房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0年深圳房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全福立交桥附近楼盘,哪个更值得买?
« 上一篇 2025-11-08
北京怡景城花园是住宅还是商业项目?
下一篇 » 2025-11-0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人围观

最近发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