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岗机场复航花园大道,为何变身?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房屋信息 正文

骆岗机场复航花园大道作为合肥市近年来重点推进的城市更新与交通枢纽建设项目,不仅承载着老机场记忆的重生,更串联起城市空间优化、产业升级与生态发展的多重目标,这条大道以“复航”为起点,以“花园”为特色,以“大道”为骨架,正逐步成为展示合肥现代化都市形象的新窗口,项目选址于原骆岗机场片区,西起包河大道,东至锦绣大道,全长约8.5公里,规划宽度60-80米,集交通通行、景观休闲、商业服务、文化展示于一体,其建设背景与城市发展战略紧密相连——随着合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定位的强化,原有的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布局面临迭代升级,骆岗机场的闲置土地资源通过“复航”激活,不仅恢复了区域航空服务功能,更以花园大道为轴线,带动周边形成空铁联运、科创研发、生态居住等复合功能区,实现了“交通枢纽-产业廊道-生态绿脉”的三重价值转化。

骆岗机场复航花园大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规划设计层面,骆岗机场复航花园大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文化传承”的理念,道路线形设计上,采用“两轴三心多节点”结构:“两轴”指机动车交通主轴与非机动车慢行绿轴,通过物理隔离与高差设计实现交通分流,主轴双向6车道满足快速通行需求,绿轴则串联起两侧平均宽度达50米的绿化带,种植以乡土树种为主,如乌桕、朴树,搭配月季、鸢尾等地被植物,形成“春花、夏荫、秋色、冬翠”的四季景观;“三心”指在大道与包河大道、庐州大道、锦绣大道交会处设置三大主题节点,分别为“航空记忆园”(保留老机场跑道地标与导航台遗迹,通过艺术装置展示历史)、“科创活力园”(结合周边科研院所布局互动科技景观)、“生态湿地园”(利用自然水系构建雨水花园与亲水平台),三大节点既满足交通集散功能,又成为市民休憩打卡地;“多节点”则指在社区、学校、商业体等出入口设置口袋公园与微型广场,尺度宜人,设施完善,提升道路空间的可达性与亲和力,道路断面设计采用“双层式”结构,地面层供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通行,地下预留管廊空间,容纳电力、通信、给排水等管线,为未来智慧化升级预留条件;照明系统采用智慧路灯,集成5G基站、环境监测、应急呼叫等功能,夜间通过冷暖色光搭配营造温馨氛围;隔音屏障则采用垂直绿化与透明吸声板组合,既降低交通噪音,又弱化道路对沿线居住区的割裂感。

工程建设与技术应用方面,骆岗机场复航花园大道克服了多项复杂地质条件与施工难题,原骆岗机场片区为填方区域,地基土层存在不均匀沉降风险,施工中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桩长8-12米,桩间距1.8-2.2米,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道路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与沥青混凝土双层铺装,上面层添加高粘度改性剂,提升抗车辙与低温抗裂性能,设计使用寿命达15年,地下管廊施工采用“明挖+预制装配”工艺,标准段节长2米,预制率超60%,缩短工期30%以上;针对合肥夏季多雨特点,雨水系统设计“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模式,通过透水铺装、植草沟、蓄水模块等设施,实现雨水径流削减率70%,年调蓄水量约15万立方米,生态景观工程中,苗木选择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全路段种植乔木3200余株、灌木5.8万平方米,苗木成活率达98%,通过土壤改良与滴灌系统确保后期养护效率;慢行系统铺设彩色沥青与透水砖,设置骑行驿站与休憩座椅,同步建设智慧健身步道,配备心率监测、里程记录等互动装置,满足市民运动需求,项目还融入了BIM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设计碰撞检测到施工进度模拟,再到后期运维数据监测,数字化手段大幅提升了工程质量与精细化管理水平。

社会经济效益方面,骆岗机场复航花园大道的建成投用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显著推动作用,交通层面,作为连接合肥主城区与东部新中心的快速通道,大道开通后分流了包河大道、南二环等主干道约20%的交通流量,高峰时段通行效率提升35%,同时通过接驳地铁1号线、5号线及规划S1线线,实现“空铁轨”一体化换乘,市民从骆岗机场至合肥南站仅需15分钟,产业带动上,大道两侧规划了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的“骆岗科创走廊”,已吸引中科院合肥创新院、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等30余家企业入驻,预计年产值超2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沿线商业配套同步升级,布局了花园大道商业综合体、邻里中心等项目,形成“5分钟生活圈”,辐射周边10万居民,生态效益方面,全路段绿化覆盖率达42%,新增绿地面积约180公顷,相当于为城市植入一条“生态绿肺”,年固碳量约1200吨,降温效应显著,夏季沿线区域比其他区域低2-3℃,文化价值上,通过保留老机场元素(如导航台改造为观景塔、跑道碎片镶嵌为艺术铺装),让“机场记忆”成为城市文化的新符号,项目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市民超百万人次,成为合肥新的网红打卡地。

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了诸多挑战,原机场旧址的土壤污染治理问题,通过异位热脱附技术修复污染土壤约5万立方米,确保了生态安全;沿线部分社区的征迁工作历时18个月,通过“阳光征迁”政策与人性化安置方案,实现了零上访;如何平衡快速交通与慢行体验、商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也成为规划设计中的重点课题,最终通过“弹性空间”设计(如部分路段设置潮汐车道、绿化带预留商业接口)得到有效解决。

骆岗机场复航花园大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展望未来,骆岗机场复航花园大道还将持续拓展功能内涵,随着骆岗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与第二条跑道的规划建设,大道将升级为连接新机场与城市核心区的“迎宾大道”,进一步强化对外交通枢纽功能;智慧化方面,计划引入车路协同系统,实现L4级自动驾驶试点;生态延伸上,将向东连接三十岗生态旅游区,打造串联城市与自然的“翡翠项链”;文化挖掘上,计划建设“航空博物馆”,展示合肥民航发展史,让大道成为承载城市记忆与未来梦想的“时空走廊”。

相关问答FAQs

Q1:骆岗机场复航花园大道的“花园”特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1:骆岗机场复航花园大道的“花园”特色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植物配置上,以乡土树种为骨架,搭配四季花卉与地被植物,形成“一路一景”的景观效果,如春季樱花大道、秋季乌桕大道;二是空间设计上,设置两平行的绿轴与口袋公园,将自然景观引入城市道路,实现“车在林中走,人在画中游”;三是生态功能上,通过透水铺装、植草沟、雨水花园等“海绵城市”设施,构建生态净化系统,同时结合智慧步道、健身器材等设施,满足市民休闲运动需求,实现景观、生态、人文的有机统一。

Q2:骆岗机场复航后,花园大道如何实现与机场及周边区域的交通衔接?
A2:花园大道通过“多维度立体衔接”实现与机场及周边区域的交通联动:在地面层,大道双向6车道直通骆岗机场T1、T2航站楼,同时通过包河大道、锦绣大道等主干道快速连接合肥绕城高速、京台高速;在地下层,预留地铁S1号线站点,实现机场与高铁南站、合肥新桥机场的轨道贯通;在慢行系统上,设置专用非机动车道与步行道,接驳周边社区、公交枢纽,并规划共享单车停放区,形成“快慢结合、空铁联运”的综合交通网络,确保市民从机场出发15分钟内可达主要交通节点与城市功能区。

骆岗机场复航花园大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从化所有楼盘,哪个更值得入手?
« 上一篇 2025-09-12
大学南路楼盘值不值得买?
下一篇 » 2025-09-12

相关文章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人围观

最近发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