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物业用水属非居民用水,现行价格约 4.5 元/立方米(具体以当地水务
政策框架与分类体系
成都市实行差异化水资源费征收制度,将用水主体划分为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生活用水、特种行业用水三大类,物业服务企业(含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等)的公共区域用水(如绿化灌溉、道路清扫、消防蓄水池补水等)统一归入非居民生活用水类别,该分类依据《四川省城市供水条例》《成都市城市供水管理条例》及每年发布的《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中心城区自来水销售价格的通知》。

用水类别 | 适用对象 | 核心特征 |
---|---|---|
居民生活用水 | 城乡居民家庭户内用水 | 阶梯计价,保障基本需求 |
非居民生活用水 | 机关/企事业单位、物业公司等 | 单一制计价,无阶梯优惠 |
特种行业用水 | 洗浴、洗车、高尔夫球场等高耗水业 | 高价抑制,促进节水转型 |
现行非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标准(以主城区为例)
截至2025年最新政策,成都市中心城区(含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等)非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如下表所示:
项目 | 单价(元/立方米) | 备注 |
---|---|---|
基础水价 | 10 | 包含供水环节成本及合理利润 |
污水处理费 | 45 | 按实际用水量全额征收 |
综合到户价 | 55 | 物业公司实际承担的总成本(基础水价+污水处理费) |
代收服务费(可选) | ≤0.30 | 若物业提供二次加压、管网维护等增值服务,可协商收取合理费用 |
⚠️ 关键说明:
- 无阶梯计价:区别于居民用水的三级阶梯制,非居民用水采用单一制计价,即无论用量多少均按固定单价结算。
- 区域差异:郊区(如龙泉驿区、双流区等)可能在市级基准价基础上浮动±10%,需以当地发改委文件为准。
- 动态调整机制:价格每两年左右评估一次,受水资源税改革、管网改造成本等因素影响。
影响物业实际水费的关键因素
计量方式差异
- 总表计量模式:多数老旧小区采用总表制,即整栋楼或整个小区共用一块水表,物业按分摊原则向业主收费,此时物业自身用水量需通过估算或单独安装子表确定。
- 分表到户模式:新建商品房小区普遍实行分户计量,物业公共区域用水单独装表,可直接读取实际用量。
附加成本转嫁
物业公司除支付基础水费外,还可能产生以下费用:
- 二次供水电费:高层建筑需水泵加压供水,电费通常计入物业费而非水费。
- 设施维护费:水箱清洗、管道检修等费用可能从公共收益中支出。
- 损耗分摊:因管网老化导致的漏损水量,部分小区会按比例分摊至业主。
政策红利利用
- 节水奖励:对采用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回用设备的小区,可享受一定比例的水费减免。
- 困难企业补贴: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通过街道办申请临时性水费补助。
典型场景下的费用测算示例
假设某小区月度公共区域用水量为200立方米: | 构成项 | 计算过程 | 金额(元) | |--------------------|-----------------------|---------------| | 基础水价 | 200×5.10 | 1,020 | | 污水处理费 | 200×1.45 | 290 | | 应缴水费总额 | | 1,310 | | 若加收0.3元/m³服务费 | 200×0.3 | +60 | | 最终缴费额 | | 1,370 |

常见疑问解答(FAQs)
Q1: 为什么我家收到的水费账单比公示的6.55元/m³高?
A: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①您的小区采用总表计量模式,物业将公共区域水费、设备运行费等打包计入总成本后分摊;②账单中包含了代收服务费(最高0.3元/m³),建议要求物业提供详细的费用构成清单,必要时可向辖区房管局物管科投诉核查。
Q2: 发现小区绿化用水浪费严重怎么办?
A: 可采取三步行动:①向物业经理反映,督促安装智能控水装置;②通过业主大会提议更换节水型喷灌设备;③向成都市水务局举报(电话:028-12345),经查实的严重浪费行为将面临最高5万元罚款。
延伸建议
- 透明化管理:业主有权要求物业公示每月公共区域用水量及缴费凭证。
- 技术升级:鼓励老旧小区改造为分表到户,减少纠纷。
- 法律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物业不得将公共水电费用强行摊入业主自用部分。 综合自成都市发改委官网、水务集团公告及行业调研数据,具体执行标准请以当地最新文件为准,建议物业公司每年初关注《成都市调整自来水销售价格的通知》,及时更新收费公示

暂无评论,3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