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襄阳市公租房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住房困难的重要途径,其流程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具体申请条件、材料、流程及注意事项如下,供申请人参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申请条件
襄阳市公租房申请以家庭为单位,申请人需同时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具体可能因区域(如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高新区、东津新区等)略有差异,建议以各区住房保障部门最新要求为准:
- 户籍要求:
- 主城区(樊城区、襄城区、高新区、东津新区)申请人需具有主城区城镇户籍;
- 外来务工人员需持有主城区居住证,且在主城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住房公积金)达到一定年限(通常为1年以上,具体以当年政策为准)。
- 收入限制: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规定的公租房收入线标准(2023年标准为:单人户≤3500元,2人户≤3000元,3人户≤2500元,4人及以上≤2000元,具体以年度调整为准)。
- 财产限制:家庭总资产低于当地规定的公租房财产线标准(通常为:单人户≤20万元,2人户≤30万元,3人户≤40万元,4人及以上≤50万元)。
- 住房状况:家庭在主城区无自有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且为唯一住房);未承租公租房或廉租房,且未享受其他住房保障政策。
- 其他要求:申请人年满18周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或生活来源(新就业职工需提供劳动合同,外来务工人员需提供用工证明)。
申请材料
申请人需准备以下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三份),具体材料清单以各区住房保障部门要求为准:
材料类别 | |
---|---|
身份证明 | 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簿(或居住证);婚姻证明(结婚证、离婚证等)。 |
收入证明 | 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所在单位或街道(社区)出具的收入证明;无工作人员需提供失业证明或低保证明。 |
住房证明 | 房产证(或购房合同)原件(无房需提供“无房证明”);租赁合同(如有)及街道(社区)出具的住房情况说明。 |
社保/公积金缴纳证明 | 外来务工人员需提供连续1年以上的社保或公积金缴纳明细;新就业职工需提供劳动合同及社保缴纳证明。 |
其他材料 | 申请人近期免冠1寸照片2张;填写《襄阳市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可在街道办或住房保障部门领取)。 |
申请流程
襄阳市公租房申请遵循“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原则,具体流程如下:
街道(社区)受理初审
- 申请:申请人携带上述材料,到户籍所在地(或居住证所在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街道办(或社区)提交申请,填写《申请表》并签署诚信承诺书。
- 初审:街道办(社区)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初审,重点审核申请人户籍、收入、住房等基本情况,并入户调查核实,初审通过后,在社区公示栏公示5天,无异议后报区住房保障部门。
区住房保障部门审核复核
- 审核:区住房保障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对街道上报的材料进行复核,可通过与公安、人社、民政、不动产登记等部门数据比对,进一步核实申请人资格。
- 复核:复核通过后,在区政府官网或公示栏公示7天,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的,报市住房保障部门备案。
市级备案与轮候
- 备案:市住房保障部门对各区上报的合格申请人进行备案,建立全市公租房轮候库,按照“优先保障”原则(如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重大疾病患者等)进行排序。
- 轮候:备案后进入轮候期,轮候期间申请人需保持联系方式畅通,住房、收入等情况发生变化的,需及时向街道办报告。
配租与签约
- 配租:房源充足时,市住房保障部门根据轮候顺序发布配租公告,申请人可在规定时间内选择意向房源,未按时选房视为自动放弃。
- 签约:选房后,申请人携带身份证、户口簿等材料到公租房运营管理单位签订《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明确租金标准、租赁期限、违约责任等,租金标准按照“保本微利”原则确定,通常为市场租金的50%-70%(具体以当年政策为准)。
注意事项
- 材料真实性:申请人需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若提供虚假材料,取消申请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 动态管理:公租房租赁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租赁期间需每年接受资格复核,若收入、财产等超过标准,需腾退住房。
- 房源信息:襄阳市公租房房源主要分布在各区的保障性住房小区(如樊城区的汉江世纪园、襄城区的檀溪公租房小区等),申请人可通过“襄阳住房保障网”或各区住房保障部门了解最新房源信息。
- 政策咨询:申请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咨询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住房保障窗口,或拨打襄阳市住房保障服务热线(0710-3467010)进行咨询。
相关问答FAQs
Q1:外来务工人员申请襄阳市公租房,需要满足哪些额外条件?
A:外来务工人员除需满足基本申请条件(收入、财产、住房限制)外,还需持有主城区居住证,且在主城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住房公积金)满1年以上(具体缴纳年限以当年政策为准),需提供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用工证明,确保在主城区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来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Q2:公租房租赁期间,如果家庭收入或住房情况发生变化,需要怎么办?
A:公租房租赁期间,申请人需在每年规定时间内(通常为租赁期满前3个月),主动向街道办提交资格复核材料,包括家庭收入证明、住房状况证明等,若复核发现家庭收入、财产等已超出保障标准,或购买了自有住房,需在规定期限内(一般为1个月)腾退公租房;若符合续租条件,可重新签订租赁合同,未按时申报或提供虚假信息,将按违约处理,可能被追缴租金、记入诚信档案,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