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群租房问题因其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邻里矛盾及违反房屋管理规定,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重点,若发现群租房,市民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举报,以下是详细的举报途径、所需材料及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和社区环境。

举报群租房的主要渠道
向当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举报
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主体,负责辖区内群租房的综合整治工作,市民可直接前往所在街道的“住房保障和事务中心”或“社区建设办公室”提交举报材料,部分街道设有“群租房整治专班”,专门处理此类问题,若不便现场前往,也可通过街道官网公布的联系电话或邮箱进行举报,基层政府接到举报后,通常会联合城管、消防、公安等部门进行现场核查,对违规群租房采取整改、罚款等措施。
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
12345热线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设立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可受理包括群租房在内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举报时需清晰说明群租房的具体地址(精确到门牌号)、违规情形(如隔断房、私拉电线、人均面积不足等)、租住人数及安全隐患(如消防通道堵塞、燃气使用不规范等),热线平台会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将工单派发至对应街道或职能部门,处理结果将通过电话或短信反馈举报人,整个过程可在“北京12345”微信公众号或官网跟踪查询。
通过“北京通”APP或“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平台举报
随着数字化政务的推进,市民可通过“北京通”APP的“随手拍”功能上传群租房现场照片、视频等证据,填写具体位置和问题描述,提交后由系统自动分派至相关部门,北京市“接诉即办”平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也支持群租房举报,该平台强调问题解决效率,通常会要求责任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响应并反馈处理进度。
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住建委)举报
区住建委负责辖区内房屋租赁市场的监督管理,对群租房中“擅自改变房屋结构、使用功能”等违规行为有执法权,市民可通过各区住建委官网公布的举报邮箱、电话或现场举报窗口提交材料,重点提供房屋产权证明、租赁合同(若有)、隔断示意图等证据,便于住建部门认定是否属于违规改建,对于群租房中涉及“群租”定义(如人均建筑面积低于5平方米、每间房居住人数超过2人等)的问题,住建部门可直接依据《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进行查处。

向消防救援机构举报
群租房常见的消防隐患,如堵塞疏散通道、私拉乱接电线、使用不合格燃气具等,由消防救援部门(消防救援支队或大队)负责查处,市民可拨打“96119”消防举报投诉电话,或通过“中国消防”微信公众号在线举报,举报时需详细描述隐患类型,楼道内堆放杂物影响逃生”“隔断墙使用易燃材料”等,消防部门将安排执法人员到场检查,对存在严重隐患的场所可依法临时查封。
向公安机关举报
若群租房存在“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信息”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可向属地派出所举报,公安机关可通过“北京公安”在线服务平台或拨打110报警电话反映,重点提供房东信息、承租人未登记居住等线索,有助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消除治安隐患。
举报时需准备的材料
为提高举报效率,市民应尽可能提供以下信息(可通过表格整理):
材料类别 | |
---|---|
基本信息 | 群租房详细地址(区、街道、小区、楼号、单元、房间号)、举报人联系方式(电话或邮箱) |
违规事实描述 | 隔断间数量及位置、人均居住面积、租住人数、是否存在“二房东”转租等 |
安全隐患证据 | 现场照片(隔断、消防通道堵塞、私拉电线等)、视频(动态展示隐患)、证人证言 |
房屋权属信息 | 若知晓,可提供房产证复印件或房东信息(姓名、联系方式),便于部门核查 |
相关法规依据 | 可注明违规行为触发的法规,如《北京市房屋租赁管理若干规定》第十三条“不得打隔断” |
注意事项
- 确保信息真实准确需基于客观事实,不得虚构或夸大,否则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 注意人身安全:若与群租房租户或房东发生冲突,应避免正面冲突,优先通过电话、网络等匿名方式举报。
- 保护个人隐私:举报时可根据情况选择是否实名,实名举报有助于部门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但需注意个人信息保密。
- 配合后续调查:若部门联系核实情况,应积极配合,提供补充证据,推动问题解决。
- 保留举报凭证:通过热线、APP等渠道举报时,记录工单编号或截图保存,便于跟踪处理进度。
相关问答FAQs
Q1:举报群租房后,多长时间能得到处理?
A:根据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要求,群租房举报属于“紧急类”案件,一般要求责任单位在24小时内响应(现场核查),复杂问题不超过3个工作日反馈处理结果,市民可通过12345热线或举报平台查询办理进度,若超时未处理,可向上一级部门反映。

Q2:如果举报后遭到报复怎么办?
A:若因举报遭到威胁、恐吓或报复,应立即拨打110报警,或向属地派出所报案,同时保留相关证据(如威胁信息、录音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威胁、报复举报人的行为,可处拘留或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举报人也可向街道或信访部门反映情况,请求协调保护。
举报群租,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