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申请廉租房是保障基本住房权益的重要途径,其流程涉及资格认定、材料准备、审核公示等多个环节,需严格按照当地政策规范操作,以下从申请条件、所需材料、办理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说明,供低保家庭参考。

申请廉租房的基本条件
低保户申请廉租房需同时满足户籍、收入、住房、财产等核心条件,具体标准以当地市、县级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公布为准,通常包括:
- 户籍要求:申请人具有当地城镇户籍,且户籍登记满一定年限(如1-3年,具体看地方政策),申请家庭应为同一城镇户籍的成员。
- 收入限制: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一定倍数(通常为1-2倍,部分地区与低保标准直接挂钩),且已纳入低保家庭动态管理。
- 住房困难: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标准(如15平方米以下),或为无房户,且在当地城镇范围内无其他自有住房或住房面积未超标。
- 财产状况:家庭总财产低于当地规定的上限(如家庭人均存款、车辆、有价证券等价值不超过一定金额,具体数额由地方政府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
- 其他要求:申请人及家庭成员未享受过房改房、经济适用房等政策性住房,且未因住房问题获得过拆迁补偿或其他住房保障。
申请所需材料清单
申请廉租房需准备身份证明、收入证明、住房证明等材料,部分地区可通过线上平台提交电子材料,线下需提供原件及复印件,具体材料如下表所示:
| 材料类别 | 备注 | |
|---|---|---|
| 身份证明 | 申请人及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 需体现家庭成员关系(如结婚证、出生证、派出所证明等) |
| 低保证明 | 当地民政部门核发的《低保证》及最近一年的低保发放记录 | 需在有效期内,且通过动态审核 |
| 住房情况证明 | 房产证、租赁合同、无房证明等 | 无房户需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具《无房证明》;有房户需提供住房面积证明 |
| 收入财产证明 | 劳动收入证明(如工资流水)、经营收入证明(如营业执照)、财产状况声明等 | 退休人员需提供退休金证明;失业人员需提供失业登记证明 |
| 申请表 | 当地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廉租房申请表》 | 可在线下载或到街道(乡镇)领取,需如实填写并签字确认 |
| 其他材料 | 如委托他人办理,需提供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特殊家庭(如残疾、低保老人)需提供相关证件 | 残疾人可凭残疾证申请优先分配 |
申请办理流程
低保户申请廉租房需遵循“街道受理、区级审核、市级公示、轮候配租”的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街道(乡镇)受理
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或实际居住地的街道(乡镇)住房保障窗口提交申请材料,工作人员对材料进行初步审核,材料齐全的,出具《受理凭证》;材料不齐的,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内容。

区级审核与公示
街道(乡镇)将材料转交区(县)住房保障主管部门,主管部门联合民政、不动产登记等部门进行审核,重点核查家庭收入、住房、财产等信息,审核通过后,在区政府官网、社区公告栏等场所公示5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的,纳入当地廉租房轮候库。
市级备案与配租
区(县)审核结果报市级住房保障部门备案,根据房源供应情况、轮候顺序等因素,通过公开摇号、评分排序等方式确定配租对象,配租结果需再次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发放《廉租房配租通知》。
签订合同与入住
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与住房保障部门或其委托的运营单位签订《廉租房租赁合同》,明确租金标准、租赁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租金通常为市场租金的10%-30%,低保户可享受进一步减免,合同签订后,办理入住手续,按规定缴纳押金(通常为1-3个月租金)。
注意事项
- 政策动态性:各地廉租房政策存在差异,如户籍年限、收入标准、轮候时间等,需提前向当地住房保障部门咨询最新政策(可通过官网、12345热线或现场窗口)。
- 信息真实性:申请人需确保提交材料真实有效,若隐瞒收入、住房或提供虚假证明,将被取消资格,纳入诚信黑名单,5年内不得申请任何住房保障。
- 轮候管理:廉租房房源紧张时,需排队轮候,期间家庭情况发生变化(如收入超标、购房等)需及时向住房保障部门报告,否则可能影响轮候资格。
- 租金缴纳与退出:需按时缴纳租金,拖欠租金累计达6个月以上的,住房保障部门可解除合同、收回住房,租赁期内,若家庭不再符合低保或廉租房条件,应主动退出或按市场租金续租。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低保户申请廉租房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轮到?
解答:轮候时间因城市房源供应量、申请人数等因素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城市可能需3-5年,中小城市或房源充足地区可能1-2年,可通过当地住房保障部门官网查询轮候进度,部分城市对特殊困难群体(如重度残疾、老年人)设置优先配租规则。

问题2:廉租房可以转租或出售吗?
解答:根据《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廉租房严格禁止转租、转让、赠与或擅自改变房屋用途,违规转租的,住房保障部门将收回房屋,取消保障资格,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