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杭州房价走势呈现出整体平稳、局部分化的特点,受宏观经济政策、市场供需关系及区域发展规划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年价格波动幅度相对可控,但不同板块和产品类型间表现差异明显,从年初到年末,杭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累计上涨约5%-8%,二手房市场则因学区房和地铁沿线房源的支撑,涨幅略高于新房,整体维持在温和上涨区间。

具体来看,2013年杭州房价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季度,受年初信贷宽松及“新国五条”细则出台预期影响,市场情绪较为乐观,成交量价同步回升,尤其是主城区核心地段及滨江、下沙等新兴板块,部分热门楼盘出现“日光”现象,价格环比涨幅达2%-3%,进入第二季度,随着央行重启正回购、收紧银行流动性,市场调控压力加大,购房者观望情绪加重,成交量有所回落,但价格并未出现明显下跌,反而因优质供应不足,部分高端项目价格坚挺,第三季度,杭州推出“杭十三条”楼市调控细则,加强限购、限贷及土地管理,市场短暂降温,价格涨幅收窄至1%以内,第四季度,随着开发商年底冲刺推盘及刚需入市释放,市场逐渐企稳,价格重回小幅上涨通道,全年整体呈现“前高后稳”的态势。
从区域分化角度分析,2013年杭州房价呈现“核心区坚挺、郊区承压”的特点,西湖、拱墅等老城区因配套成熟、资源稀缺,新房价格普遍维持在2.5万-3.5万元/平方米,部分学区房甚至突破4万元/平方米;滨江、钱江新城等新兴商务区依托产业集聚和规划利好,均价在1.8万-2.5万元/平方米,成为改善型需求的热门选择;而余杭、萧山远郊板块则因供应量大、配套待完善,价格涨幅相对滞后,部分区域甚至出现滞销,均价在1万-1.5万元/平方米,二手房市场中,学军房小、文三街小学等学区房价格同比上涨15%以上,而地铁1号线、2号线沿线房源因交通便利性,价格涨幅也高于普通住宅。
供应端方面,2013年杭州土地市场表现活跃,全年共成交住宅用地约1200万平方米,楼面均价约8000元/平方米,较2012年上涨10%,其中滨江、申花等热点地块溢价率超过30%,为后续房价上涨埋下伏笔,开发商推盘节奏方面,上半年以快跑快销为主,下半年则更注重品质提升,高端项目入市比例增加,带动整体房价结构上移。
需求端方面,2013年杭州商品房成交量约1200万平方米,同比上涨8%,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各占半壁江山,值得注意的是,外来购房比例显著提升,尤其是上海、温州等周边城市投资者,占比达15%以上,进一步推高了热点板块房价,公积金政策调整(如提高贷款额度、简化审批流程)也刺激了刚需入市,成为支撑市场的重要力量。

总体而言,2013年杭州房价走势体现了“政策调控—市场反应—价格修正”的动态平衡过程,虽然全年涨幅温和,但区域分化和产品分化趋势加剧,为后续市场调整埋下伏笔,以下是2013年杭州主要区域房价涨幅对比表:
区域 | 新房均价(元/㎡) | 同比涨幅 | 二手房均价(元/㎡) | 同比涨幅 |
---|---|---|---|---|
西湖区 | 32,000 | 2% | 28,500 | 5% |
滨江区 | 22,000 | 8% | 20,100 | 3% |
余杭区 | 14,500 | 5% | 13,200 | 1% |
萧山区 | 16,800 | 2% | 15,300 | 7% |
拱墅区 | 28,500 | 5% | 25,800 | 1% |
相关问答FAQs:
Q1:2013年杭州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1:2013年杭州房价上涨主要受三方面因素驱动:一是政策环境宽松,年初信贷放松及公积金政策调整刺激了刚需入市;二是供需失衡,核心区域优质供应不足,而外来投资者比例提升加剧了竞争;三是区域规划利好,如地铁线路开通、产业园区建设等,带动了滨江、钱江新城等板块房价上涨。
Q2:2013年杭州二手房市场为何涨幅高于新房?
A2:2013年杭州二手房涨幅高于新房,一方面是因为学区房资源稀缺,价格刚性较强,如学军房小、文三街小学等片区房源同比涨幅超15%;另一方面是二手房市场供应更灵活,部分地铁沿线、配套成熟的次新房更受改善型买家青睐,而新房市场受推盘节奏和限价政策影响,价格涨幅相对受限。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