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年房价走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受政策调控、经济环境及市场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整体呈现“先抑后稳、局部分化”的态势,从2018年至2023年,房价波动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18-2019年的高位盘整期、2020-2021年的快速上涨与调控收紧期,以及2022-2023年的调整企稳期。

2018-2019年,中国房价处于调控政策持续发力的阶段,因城施策的调控框架下,热点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通过限购、限贷、限价等政策抑制投机需求,房价涨幅逐步收窄,部分三四线城市则受棚改货币化安置退潮影响,市场供需关系转变,房价开始承压,这一时期,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维持在每平方米9000-10000元区间,同比增速从2018年的6.5%回落至2019年的5.9%,市场整体进入“量减价稳”阶段。
2020-2021年,疫情初期货币政策宽松叠加“房住不炒”政策基调下的结构性放松,导致部分城市房价出现短暂反弹,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核心都市圈,因产业集聚和人口流入,房价涨幅显著扩大,2021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同比上涨5.8%,其中深圳、杭州等城市二手房价格涨幅超过15%,但随后,中央加大调控力度,出台“三道红线”房企融资规则、二手房参考价制度等政策,市场快速降温,2021年下半年房价涨幅明显收窄,部分热点城市开始出现下跌。
2022-2023年,受宏观经济下行、房企债务风险及疫情反复影响,房价进入深度调整期,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同比下降约2.3%,一线城市因刚需支撑相对坚挺,但二三线城市尤其是人口流出地区,房价跌幅普遍超过5%,2023年,随着“保交楼”政策推进及各地优化限购、降首付等需求端支持,市场情绪有所修复,但整体仍处于筑底阶段,房价分化加剧:核心城市核心区域价格趋稳,而郊区及非核心城市延续下行趋势。
从区域分化看,五年间一线城市房价波动幅度较小,年均涨幅维持在3%-5%,韧性较强;二线城市分化明显,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因产业升级和人口流入,房价累计涨幅超20%,而部分东北、西北城市房价持续阴跌;三四线城市则普遍面临库存高企、需求不足的问题,房价较2018年峰值普遍回落10%-15%。

政策层面,“房住不炒”仍是核心基调,五年间调控工具从需求端抑制转向供给端稳定(如保交楼)和需求端适度支持(如降利率、松限购),旨在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随着城镇化进程深化及人口结构变化,房价或进一步向核心都市圈集聚,非核心城市将面临长期调整压力。
相关问答FAQs
-
问:未来五年中国房价会大幅下跌吗?
答:大幅下跌可能性较低,中央“稳房价”政策基调明确,且一线城市及核心都市圈仍具备人口和产业支撑,房价将保持相对稳定,但部分人口流失、产业基础薄弱的三四线城市,可能面临温和下行压力,整体市场将呈现“稳中有降、分化加剧”的格局。 -
问:现在适合买房吗?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是否买房需结合自身需求、城市能级及财务状况,刚需购房者可关注核心城市核心区域,优先选择配套成熟、流动性强的房产;投资需谨慎,避免非核心城市及远郊区域,重点考虑因素包括:城市人口趋势、产业前景、政策环境及个人还款能力,避免过度杠杆。
暂无评论,2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