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百城房价数据呈现复杂态势,不同城市分化特征显著,整体呈现“稳中有降、结构性调整”的运行格局,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2024年5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8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15%,跌幅较4月收窄0.03个百分点;同比下跌1.2%,跌幅较4月扩大0.1个百分点,显示房价调整压力仍在持续,但市场边际改善迹象逐步显现。

从环比变化看,5月百城房价下跌城市数量为53个,较4月减少3个,上涨城市数量为47个,较4月增加3个,市场活跃度略有提升,一线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4785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08%,涨幅较4月收窄0.02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城价格走势分化,北京环比上涨0.2%,上海持平,广州下跌0.1%,深圳下跌0.3%,一线城市凭借核心地段资源与人口流入支撑,价格韧性相对较强,二线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2156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22%,跌幅较4月扩大0.01个百分点,其中杭州、成都、西安等热点二线城市因政策优化与土拍市场回暖,价格环比上涨0.1%-0.3%,而部分三四线产业转型城市如唐山、潍坊等,房价环比跌幅超过1%,市场去化压力较大,三四线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225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35%,跌幅较4月收窄0.05个百分点,但库存高企与人口外流仍制约价格修复,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以价换量”现象,房价下行压力持续。
从同比变化看,5月百城房价同比下跌城市数量达76个,较4月增加5个,其中三四线城市同比跌幅普遍超过2%,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同比跌幅接近5%,一线城市同比上涨0.5%,涨幅较4月收窄0.1个百分点,成为少数保持同比正增长的城市梯队,分区域看,长三角地区城市房价整体表现相对稳健,苏州、宁波等城市环比上涨0.2%-0.4%,珠三角地区受深圳、东莞等城市调整影响,环比整体下跌0.1%,中西部地区长沙、武汉等强二线城市因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房价环比由跌转平,东北地区城市则延续下行趋势,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环比跌幅超过0.5%。
从市场驱动因素分析,5月房价走势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全国超百个城市调整限购政策,一线城市降低首付比例至15%,二三线城市取消限购范围扩大,释放合理住房需求;二是信贷环境边际改善,5月首套房贷平均利率降至3.85%,为历史新低,但银行放贷周期仍偏长,部分城市“认房不认贷”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三是市场信心修复缓慢,购房者观望情绪仍存,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4.3%,虽跌幅较1-4月收窄1.3个百分点,但销售端疲软对房价形成压制。
展望后市,百城房价或延续“分化修复”态势,一线城市及核心二线城市在政策托底与需求支撑下,价格有望逐步企稳,三四线城市则需依赖产业升级与人口导入实现市场平衡,短期内,房价整体仍将保持低位运行,但随着“保交楼”项目持续推进与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市场或于三季度迎来温和修复。

相关问答FAQs
Q1:5月百城房价下跌是否意味着楼市进入“熊市”?
A1:目前楼市尚未进入传统“熊市”,而是处于“结构性调整”阶段,尽管多数城市房价下跌,但一线城市及部分强二线城市仍保持环比上涨或持平,且跌幅逐步收窄,当前调整更多是前期过热行情的理性回调,叠加政策调控与市场信心不足的综合结果,与2014-2015年全面下跌的“熊市”有本质区别,未来随着政策效果显现与需求释放,市场有望逐步回归平稳。
Q2:购房者现在是否适合入市?
A2:购房者是否入市需结合自身需求与城市特点综合判断,对于刚需群体,若所在城市政策支持力度大(如限购放松、利率下调),且具备稳定支付能力,可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楼盘入市;对于改善型需求,可关注核心地段优质房源,利用“卖一买一”政策优化置换成本,投资性购房者则需谨慎,三四线城市库存高、流动性差,投资风险较高,建议优先选择人口持续流入、产业基础好的核心城市。

暂无评论,2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