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花园旧改项目作为城市更新进程中的重点工程,承载着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使命,该项目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年代久远,存在建筑设施老化、公共空间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已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此次旧改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居民参与的模式,旨在实现从“旧小区”到“新社区”的蜕变,打造宜居、智慧、人文的现代化居住空间。

从项目背景来看,民乐花园旧改的推进具有多重必要性,建筑安全隐患亟待解决,小区内多栋房屋存在墙体开裂、管道锈蚀、线路老化等问题,部分建筑已出现结构性损伤,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公共服务设施匮乏,小区内缺乏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游乐设施、社区医疗服务点等基础配套,停车位配比不足1:0.5,导致“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突出,环境品质与居民需求差距较大,绿化率不足15%,排水系统雨季频繁内涝,与周边新建小区形成鲜明对比,基于此,城市更新部门将民乐花园纳入年度旧改计划,通过拆除重建与综合整治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解决各项痛点问题。
项目规划方案以“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智慧便捷”为核心理念,在空间布局、功能配套、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根据规划公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将达1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占比65%,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占比35%,规划新建12栋高层住宅,容积率从原来的2.8提升至3.2,但通过优化建筑布局,确保楼间距达到1:1.2,保障每户采光通风,项目配建一所6班幼儿园、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及1万平方米的社区公园,停车位配比提升至1:1.2,并预留500个充电桩接口,全面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方面,项目将同步推进地下管网改造、智慧社区建设及绿色节能工程,地下管网采用雨污分流系统,并建立智慧水务监测平台,实时监控水质、水压及管网运行状态;智慧社区方面,规划部署智能门禁、视频监控、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系统,并搭建社区管理APP,实现物业报修、社区通知、便民服务等功能线上化;绿色节能方面,建筑将采用外墙保温材料、太阳能光伏板、雨水回收系统等技术,预计节能率达40%,获评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项目还保留小区内原有3棵百年古树,打造“口袋公园”,形成“一轴两带三节点”的景观格局,实现生态与人文的有机融合。
居民权益保障是旧改工作的核心环节,项目采用“阳光征收”模式,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房屋进行市场化评估,采用“房屋价值+搬迁奖励+装修补偿”的复合补偿方式,确保居民利益最大化,针对选择产权调换的居民,实行“先安置后拆迁”,过渡期临时安置费按市场标准发放,并提供过渡房源,建立居民沟通议事机制,定期召开旧改听证会,邀请居民代表参与方案优化,如在户型设计上,根据居民反馈增加85-100㎡的三房两厅户型占比,满足刚需家庭需求,截至2023年10月,项目签约率已达92%,进入收尾阶段。

项目实施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期工程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2024年底交付使用;二期工程正在办理施工许可,计划2025年启动建设,通过旧改,民乐花园预计可新增住宅1200套,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带动周边商业价值提升,项目探索“旧改+养老”“旧改+托育”等模式,在社区内嵌入日间照料中心、托育机构,形成“15分钟生活圈”,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复制的“民乐样本”。
相关问答FAQs
Q1:民乐花园旧改项目对居民有哪些具体补偿政策?
A1:项目补偿政策包括货币补偿与产权调换两种方式,货币补偿按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评估确定,另给予搬迁费(按户计算)、临时安置费(按月发放,过渡期不超过18个月)及签约奖励(签约期内签约可获额外奖励),产权调换实行“房房对应”,按被征收房屋面积1:1.1比例调换新建住宅,楼层由居民抽签选择,同时提供临时周转房或发放租房补贴,对选择货币补偿的居民,可享受购房税费减免政策。
Q2:旧改后小区物业费会上涨吗?如何保障服务质量?
A2:根据项目规划,新小区物业费将参考周边同类小区标准,初步定为3.5元/㎡·月(具体以物价部门核定为准),较之前1.8元/㎡·月有所上涨,但对应的是更完善的物业服务,包括24小时安保、智能门禁、定期绿化养护、设施设备维护等,为保障服务质量,项目将引入品牌物业公司,并建立“业主监督委员会”,定期公开物业收支情况,同时通过智慧社区平台实现服务评价与投诉反馈机制,确保物业费与服务质量匹配。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