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遭遇租房中介骗钱的情况时,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因情绪激动而采取过激行为,被骗钱后,正确的维权步骤和合法途径是追回损失的关键,以下从证据收集、沟通协商、投诉举报、法律诉讼等多个环节详细说明应对方法,帮助受害者最大限度维护自身权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立即固定证据,明确被骗事实
证据是维权的基础,无论是协商、投诉还是诉讼,都需要充分证明中介的欺诈行为及自身损失,需重点收集以下证据:
- 身份与资质证据:中介的个人身份证复印件、中介公司营业执照(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是否合法存续及有无经营异常)、中介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可证明中介行为代表公司或需个人担责)。
- 沟通与协议证据:与中介的聊天记录(微信、短信等,需包含承诺、诱导话术,如“无房源可虚假出租”“保证低价”等)、通话录音(提前告知对方正在录音,确保合法)、租房合同(注意查看条款是否与口头承诺一致,如租金、押金、交付时间、违约责任等)、中介费收据或转账凭证(注明“中介费”“定金”等用途,避免仅写“服务费”导致性质模糊)。
- 欺诈行为证据:若中介存在“一房多租”“虚构低价房源骗取定金”“隐瞒房屋重大缺陷(如漏水、违建)后拒绝退费”等行为,需收集房屋照片/视频(与中介描述不符的证据)、其他租受害者的证言(可联合其他被骗者集体维权)、中介承认欺诈的录音/文字记录(如“这个房子其实已经租出去了,但定金不退”)。
- 损失金额证据:转账记录(银行流水、微信/支付宝转账截图)、押金条、租金支付凭证等,明确被骗金额的具体构成(如定金、中介费、租金等)。
与中介或公司沟通协商,尝试和解
在证据充分的前提下,可优先与中介或其所属公司协商,争取和平解决:
- 明确诉求:根据被骗情况提出合理要求,如“退还定金XX元”“中介费XX元”“赔偿租金损失XX元”等,避免漫天要价。
- 书面沟通:优先采用书面形式(如邮件、公司盖章的沟通函),说明事实、依据及诉求,保留发送记录,若协商无果,可向公司发送《律师函》,通过法律震慑促使对方退款。
- 联合其他受害者:若多人遭遇同一中介欺诈,可集体协商,统一诉求,增加维权力度,同时分摊维权成本(如律师费、诉讼费)。
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施压维权
若协商无效,需及时向政府部门投诉,利用行政力量介入处理:
- 住建房管部门:租房中介的主管部门,可拨打12345市民热线或当地住建局官网投诉,要求对中介公司的违规行为(如虚假宣传、无证经营、乱收费)进行查处,投诉时需提交证据材料,监管部门调查核实后,可对中介公司进行罚款、吊销执照等处罚,并责令退还违规收取的费用。
-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若中介存在虚假宣传(如“100%通过”“保证低价”)、价格欺诈(如不明码标价、乱收费用)等行为,可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电话为12315。
- 公安机关:若中介涉嫌诈骗(如以租房为名骗取大额定金后失联、伪造合同卷款跑路),需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交证据材料,由警方以诈骗案立案侦查,若金额较大(通常3000元以上以上,各地标准不同),中介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受害者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追回损失。
通过法律途径诉讼维权,追回损失
若投诉后仍无法解决,或中介拒不执行监管部门的处理决定,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确定被告:根据中介行为性质确定被告主体——若中介以公司名义开展业务,以公司为被告;若个人挂靠公司或无证经营,可将个人及公司列为共同被告。
- 选择案由:常见的案由包括“合同纠纷”(如中介未履行合同义务)、“欺诈纠纷”(中介故意隐瞒或虚构事实)、“不当得利”(中介无合法依据收取费用)。
- 准备诉讼材料:起诉状(写明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清单及复印件、身份证明等,若证据较多,可制作证据目录,标注证据来源及证明目的。
- 诉讼流程:向房屋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交材料,法院受理后(通常7日内),若符合起诉条件,会安排开庭审理,诉讼中,需重点证明中介的欺诈行为、自身损失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若证据充分,法院会支持诉讼请求,判决中介退还费用并赔偿损失(如利息、误工费等)。
- 申请强制执行:若判决后中介仍不履行义务,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冻结、划拨其银行账户,查封、拍卖其财产,确保判决得以执行。
租房前如何预防中介骗钱
为避免再次遭遇中介欺诈,租房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 选择正规中介:优先选择大型连锁中介公司(如链家、我爱我家等),查验其营业执照及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证明,避免选择“路边中介”“无证中介”。
- 核实房源信息:要求中介出示房屋产权证明(房产证、购房合同),确认房东身份(可与房东直接沟通,避免“二房东”“假房东”纠纷);实地看房时,注意房屋实际情况(如户型、设施、周边环境),与中介描述是否一致。
- 仔细阅读合同:签订租房合同时,逐条阅读条款,明确租金、押金、支付方式、维修责任、违约责任等内容,对模糊或不对等的条款(如“甲方有权随时终止合同”)要求修改,避免口头承诺(所有约定需写入合同)。
- 规范支付费用:中介费、定金等费用应通过正规渠道支付(如银行转账),并注明用途,避免现金交易;支付定金前,确认房屋真实可租,避免“定金不退”的陷阱(根据法律规定,定金具有担保性质,若因中介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中介需双倍返还定金;若因自身原因违约,定金不退)。
相关问答FAQs
Q1:租房时被中介收取“看房费”,但未看到房,能否要求退还?
A:可以,根据《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规定,中介机构提供居间服务时,不得收取未达成交易的看房费,若中介未实际提供看房服务(如临时取消看房、房源虚假导致无法看房),属于违规收费,消费者有权要求全额退还,可先与中介协商,协商不成可向住建部门或12345投诉,或通过诉讼维权,要求中介退还“看房费”并赔偿相关损失。
Q2:中介口头承诺“家具家电齐全”,收房后发现部分设备损坏无法使用,能否拒付租金或要求赔偿?
A:需根据合同约定处理,若合同中明确约定“家具家电齐全且正常使用”,而实际存在损坏,中介构成违约,可要求其维修或赔偿;若合同未明确约定,但有聊天记录、录音等证据证明中介曾承诺“家具家电齐全”,可主张中介存在虚假宣传,要求赔偿维修费用或降低租金,若中介拒不处理,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租房中介骗钱,勇敢维权,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