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租房补贴的发放主要遵循“自愿申请、逐级审核、按月发放、动态管理”的原则,具体流程和标准因申请人身份(如高校毕业生、新市民、困难群众等)和区域政策差异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说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补贴对象与基本条件
厦门租房补贴的覆盖群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需同时满足基本条件:
- 高校毕业生:应届或毕业5年内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在厦门企业或社会组织就业(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且社保连续缴纳满3个月(部分区域要求6个月)。
- 新市民/外来务工人员:持有厦门居住证,在厦稳定就业并缴纳社保,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5平方米,且家庭年收入低于上年度厦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定倍数(如思明区、湖里区通常为2倍,集美区、海沧区等为1.5倍)。
- 困难群体: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残疾人等,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且在厦无自有住房。
补贴标准与计算方式
补贴金额根据申请人身份、房屋租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具体标准如下(以2023年部分区域为例):
申请人类型 | 补贴标准 | 最高补贴额度(元/月) |
---|---|---|
应届博士研究生 | 租金的50%,且不低于1500元 | 3000 |
应届硕士研究生 | 租金的40%,且不低于1200元 | 2400 |
本科毕业生 | 租金的30%,且不低于800元 | 1600 |
新市民(技术工) | 租金的20%,且不低于500元 | 1000 |
困难家庭 | 按人均保障面积15平方米、每月30元/平方米标准计算,或实际租金的80%(取较低值) | 2000 |
注:实际补贴金额不超过申请人实际支付的租金,且需扣除单位已提供的宿舍或住房补贴,某硕士毕业生月租2000元,按40%补贴可领取800元,若单位已提供500元宿舍补贴,则实际补贴为300元。
申请流程与发放方式
(一)申请流程
- 线上申请:登录“i厦门”APP、“厦门人社”微信公众号或“厦门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官网”,注册账号后填写《厦门市租房补贴申请表》,上传身份证、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租房合同(需备案)、无房证明等材料。
- 社区/单位初审:申请人户籍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人才服务中心或单位对材料真实性进行初审。
- 部门联审:人社、住建、民政等部门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审核社保、住房、收入等信息,审核周期约15个工作日。
- 公示与发放:审核通过后,在政府官网公示3天,无异议则纳入发放名单。
(二)发放方式
- 按月发放:补贴自审核通过次月起按月发放,直接拨付至申请人本人绑定的厦门银行卡(需为一类账户)。
- 动态调整:若申请人离职、社保断缴、购买住房或租金变化超过20%,需在10日内重新申报,否则需退还多领补贴。
- 期限限制:高校毕业生补贴最长发放36个月,新市民补贴最长24个月,困难家庭补贴按年度审核,符合条件的可续发。
注意事项
- 材料真实性:伪造材料或虚报租金的,一经查实取消资格并追回补贴,纳入个人信用记录。
- 租赁备案:租房合同需在厦门市房屋交易权籍管理中心备案,否则无法申请补贴。
- 区域差异:集美区、同安区等区对“双非”院校(非985、非211)毕业生补贴标准较低,具体需咨询当地人社部门。
相关问答FAQs
Q1:租房补贴可以和人才住房补贴同时享受吗?
A:不可以,根据厦门市政策,租房补贴与人才住房补贴(如“海纳英才”计划)、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保障政策不可同时叠加,申请人只能选择其中一种享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Q2:如果换工作但仍在厦门缴纳社保,补贴会中断吗?
A:不会中断,只要申请人社保关系仍在厦门且连续缴纳,换工作后需在“i厦门”平台更新劳动合同信息,补贴发放不受影响,但若社保断缴超过1个月,补贴将从断缴次月起暂停,补缴后可恢复发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