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租房合同是明确出租方与承租方权利义务的重要法律文件,签订规范的合同能有效避免后续纠纷,以下从核心条款、注意事项及模板参考等方面详细说明农村租房合同的撰写要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合同基本主体信息
合同开头需明确出租方(甲方)与承租方(乙方)的身份信息,甲方应写明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及房屋具体地址(需细化到XX村XX组XX号,避免模糊表述);乙方需同样提供姓名、身份证号及联系方式,若甲方为多人共有,需所有共有人签字确认;若乙方为企业,需提供营业执照号及法定代表人信息。
房屋基本情况及用途
- 房屋描述:需详细写明房屋面积(以房产证或实际测量为准)、结构(如砖混/框架)、附属设施(如卫生间、厨房、院落、储藏室等),并可附房屋照片作为合同附件,明确交付时的装修及设备状况(如“现有家具清单:床2张、桌椅1套、空调1台”等)。
- 房屋用途:农村房屋多为自建房,需明确约定用途为“居住”或“经营”(若用于经营,需乙方提供相关经营许可证,且甲方应确保房屋符合消防、安全等要求),禁止擅自改变房屋结构或用于违法活动。
租赁期限与租金支付
- 租赁期限:明确起止日期(如“2024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超过部分无效,若约定“自动续租”,需明确续租条件及租金调整方式。
- 租金及支付方式:写明租金总额(大写+小写)、支付周期(如“按年/半年/月支付”)、支付时间(如“每季度末25日前支付下季度租金”)及支付账户(甲方姓名、银行卡号),同时约定逾期支付违约金(如“每日按欠租总额的0.5%支付滞纳金”)。
押金与费用承担
- 押金:约定押金额度(通常为1-2个月租金)、支付时间及退还条件(如“合同到期且乙方无违约、结清所有费用后7日内无息退还”),需明确押金抵扣情形(如拖欠租金、水电费、房屋损坏维修费用等)。
- 费用承担:农村房屋可能涉及物业费(若有)、水电费、燃气费、网络费、垃圾处理费等,需明确由甲方或乙方承担。“甲方承担房屋基础维修费(非乙方人为损坏),乙方承担居住期间的水电费、燃气费及日常保洁费。”
双方权利与义务
甲方义务:
- 按时交付房屋及附属设施,确保房屋安全(如无结构隐患、电路安全等);
- 不得擅自收回房屋或单方面涨租(除非双方协商一致或合同约定涨租情形);
- 房屋及附属设施自然损坏时,负责维修(若因乙方使用不当损坏,维修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义务:
- 合理使用房屋及设施,不得擅自拆改、扩建或损坏;
- 遵守村规民约,不得从事违法活动或影响邻里正常生活;
- 租赁期满按时腾退房屋,恢复原状(双方另有约定除外)。
违约责任与合同解除
- 违约责任:明确双方违约情形及赔偿标准。“甲方未按时交房,需退还已收租金并按月租金的20%支付违约金;乙方擅自转租、改变房屋用途或拖欠租金超过15天,甲方有权解除合同且不退还押金。”
- 合同解除:约定可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形(如房屋被征收、乙方擅自装修导致房屋损坏等),以及因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政策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处理方式(如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剩余租金无退还)。
其他约定事项
可补充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不成,提交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合同份数(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附件效力(如“房屋设施清单为本合同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等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合同签署
最后由甲乙双方签字、按手印,并写明签署日期,若甲方为多人,需所有共有人签字;若乙方为企业,需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相关问答FAQs
Q1:农村租房合同是否需要备案?
A:目前我国法律未强制要求农村房屋租赁合同备案,但为保障双方权益,建议双方自愿前往乡镇政府或村委会进行备案登记,或通过当地住建部门指定的线上平台签订电子合同,留存凭证,若房屋用于经营,乙方可能需提供租赁合同办理营业执照,此时合同需具备法律效力。
Q2:租赁期间房屋因拆迁被征收,租金和押金怎么处理?
A:若因政府征收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补偿款中属于房屋装修、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归乙方所有,属于土地补偿、房屋产权补偿的部分归甲方所有,甲方应将剩余未使用期间的租金及押金退还乙方,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具体可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及当地农村拆迁政策约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